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华阳隐居

华阳隐居

也作“贞白先生”、“陶贞白”。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以南)人。幼有异操。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日夜研读,便有养生之志。一度为齐诸王侍读,后隐居句(gōu勾)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学道术。自号华阳隐居。向东阳孙游岳学习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求仙药,每遇涧石,必坐卧其间吟咏徘徊留连忘返。齐永元初年,又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层,弟子居其中层,宾客至其下层,与世隔绝,只有一家僮得侍身旁。入梁,高祖萧衍遇之甚厚,书问不断,过从甚密。天监四年(505年)移居积金东涧。大同二年(536年)卒。享年八十五岁,诏赠中散大夫谥(shì试,封建时代人死后根据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曰“贞白先生”。后世诗文常用以咏隐士,或表示求仙访道的意向。

【出典】:

梁书》卷51《处士·陶弘景传》742-743页:“(景)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侍其旁。……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五。颜色不变,屈申如恒。诏赠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

【例句】:

唐·高适《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 唐·戴叔伦《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唐·储嗣宗《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唐·李群玉《送房处士闲游》:“采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


猜你喜欢

  • 田郎字

    《太平御览》卷一八七“居处部”“柱”下引《三辅决录》:“长陵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东汉尚书郎田凤,字季宗,有仪容,灵帝倍加赏识,曾

  • 红粉青娥

    指美女。唐代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 想入非非

    《楞严经》卷九:“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佛教指无色界四空天之一。后因以“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清 梁廷枏《曲话》三:“至其离奇变幻

  • 名动金瓯

    金瓯,盛酒器,又指国土。泛指人物的名声很大,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出自唐玄宗事迹。唐玄宗(685-762年)即李隆基,唐睿宗第三子,712-756年在位,又称唐明皇。他在位的初期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

  • 杞妻崩雉

    同“杞妇崩城”。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叫一雉。清钱谦益《见盛集陶次他字韵诗重和》之三:“杞妻崩雉真怜汝,莒妇量城莫惎他。”

  • 中雀

    同“中目”。元郑光祖《倩女离魂》一折:“俺本是乘鸾艳质,他须有中雀丰标。”【词语中雀】   汉语大词典:中雀

  • 下榻

    源见“陈蕃榻”。谓礼遇宾客。唐刘长卿《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下榻”是个文语,今指贵宾停歇住宿之义。 “下”是放下的意思; “榻”就是床 ( 今有的装修公司为住户仿日本做

  •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木居士:戏称木雕的神像。 偶然把枯木题作神像,前来拜神求福的就形成无尽的人流。 比喻一登仕途,即有人拜谒不绝。语出唐.韩愈《题木居士》:“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

  • 陶母邀宾

    源见“剪发待宾”。谓贤母教子有方。元秦简夫《剪发待宾》三折:“着人道娘教子,我为你后人说,陵母伏剑,陶母邀宾,孟母三移。”【词语陶母邀宾】  成语:陶母邀宾汉语大词典:陶母邀宾

  • 万言书

    专指写给皇帝看的书信,如宋王安石有《上皇帝万言书》。宋代赵升《朝野类要》卷四:“万言书,上进天子之书也;若上公侯,则名之曰长书。”【词语万言书】   汉语大词典:万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