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卖官鬻爵

卖官鬻爵

鬻:音yù,卖的意思。全句指旧时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物。语出《宋书·邓琬传》。邓琬(363-433年)字元琬,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任给事黄门侍郎,后出京任晋安王子勋的镇军长史、寻阳内使等官。因怂恿子勋谋反称帝,被属下张悦所杀。邓琬为人昏愦、粗俗,并且贪婪成性,凡是有关财物,以及酒食等收受发放,他都要亲自称量。甚至和儿子一起出卖官职爵位,其贪婪之甚由此可见一斑。

【出典】:

宋书》卷84《邓琬传》2135页:“琬性鄙闇(暗),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校。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例句】:

唐·李百药《赞道赋》:“直言正谏,以忠信而获罪;卖官鬻爵,以货贿而见亲。” 《旧唐书·柳泽传》:“臣窃见神龙以来,纲纪大坏,内宠立命,外嬖制权,因贵凭势,卖官鬻爵。”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昔黄巾造反,其原皆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


并列 鬻,卖。爵:爵位。旧指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钱财。语本《管子·八观》:“赏罚不信,五年而破;上卖官爵,十年而亡。”《宋书·邓琬传》:“父子并~。”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严嵩父子秉政弄权……~,取利下尽锱铢。”△贬义。多用来形容贪官污吏或黑暗的官场。→贿赂公行 ↔选贤与能。 也作“贩官鬻爵”、“卖官贩爵”、“卖官卖爵”、“卖爵鬻官”。


【词语卖官鬻爵】  成语:卖官鬻爵汉语词典:卖官鬻爵

猜你喜欢

  • 左袒

    源见“左右袒”。谓袒护一方。唐柳宗元《睢阳庙碑》:“裂裳而千里来应,左袒而一呼皆至。”清孔尚任《桃花扇.拜坛》:“内阁高弘图、姜日广左袒逆党,俱已革职了。”【词语左袒】   汉语大词典:左袒

  • 回日三舍

    同“回天倒日”。晋郭璞《游仙诗》之四:“愧无鲁阳德,回日向三舍。”

  • 南下牧马

    汉.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论述秦王朝兴衰的原因,赞扬了秦始皇北筑长城,派重兵镇守,国势强盛,迫使匈奴后退七百多里,不敢

  • 书富五车

    源见“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见“书读五车”。《醒世恒言》卷35:“真个胸中~,笔下句高千古。”【词语书富五车】  成语:书富五车汉

  • 击瓮

    宋.释洪惠《冷斋夜话》卷三“活人手段”:“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后以“击瓮”用为幼儿智略不凡的典故。宋.王十

  • 博具投江

    《晋书.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摴蒲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耶!

  • 积微成著

    同“积微致著”。南朝 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夫圆极常动,七曜运行,离合去来,虽有定势,以新故相涉,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岁,积微成著。”兼语 事物细微时不为人知,经长期积累发展,就会日益显著,被人

  • 闻笛

    同“闻邻笛”。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辍斤之恸,何独庄周;闻笛而悲,宁惟向秀?”【词语闻笛】   汉语大词典:闻笛

  • 石崇富祸

    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崇传》:“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

  • 倾藿

    源见“倾阳”。喻忠诚于皇帝。宋曾巩《襄州到任表》:“常存倾藿之诚,虽知向日;居有戴盆之势,何以望天?”【词语倾藿】   汉语大词典:倾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