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两龚传》:“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好学明经,为郡吏。后因王莽篡国,胜以受汉家厚恩,岂能以一身事二姓,遂不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门人衰絰治丧者百数。有父老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呼!薰
《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古制,北堂为主妇居室,也是母亲居室,因以代指母亲。在北堂阶前种植萱草,象征母爱,故可忘忧。
同“丰屋之戒”。晋葛洪《抱朴子.广譬》:“章华构,而丰屋之过成;露台辍,而玄默之风行。”【词语丰屋之过】 成语:丰屋之过汉语大词典:丰屋之过
见“一家之言”。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中~,而通往之路狭矣。”【词语一家之论】 成语:一家之论汉语大词典:一家之论
同“柳生左肘”。唐白居易《达理》诗之一:“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同“豕误”。明陆采《怀香记.鞠询香情》:“流言却成投鼠误,偏惑犹然见豕讹。”【词语豕讹】 汉语大词典:豕讹
《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李光《赠稚兰》诗:“神憎鬼瞰知君忿
源见“吐哺握发”。形容礼贤下士,悉心招揽人才。或借指礼贤下士、悉心招揽人才的重臣。唐邵谒《论政》诗:“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亦形容殷勤待客。宋陆游《老病谢客或者非之戏作》诗:“客至难令三握发,佛来
《山海经.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人面,蛇身而青。”晋郭璞《山海经图赞》:“共工之臣,号曰相柳。禀此奇表,蛇身九首。恃力桀暴,终禽夏侯。”后因以“九首”指力大无穷的怪兽。清陈梦雷《抒哀赋
源见“傅说霖”。称美宰辅大臣。唐李世民《春日登陕州城楼》诗:“巨川何以济?舟楫伫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