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厝薪于火

厝薪于火

又作“厝火积薪”。厝(cuò错):同“措”,放置。薪:柴草。指将柴草加在火上。尚善(1621-1678年),满族,靖定贝勒(清代爵位,满语,源于女真语“勃极”,汉意为“大官”、“高官”,爵位在亲王、郡王下,位三等)费扬武之子。清顺治元年(1644年),他封辅国公(满洲宗室封爵第八等),从多铎南击李自成,平河南,下江南。顺治十五年(1658年),从多尼征云南。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尚善被授予安远靖寇大将军(清宗室封爵之一,出征军统帅,加上安远靖寇美称),进攻岳州(今湖南岳阳市),当时尚善写信给吴三桂说:你以亡了明朝国家而余留下来的生命,乞求救兵于清朝,帮助你消灭了农民军,洗雪了明朝国耻,又报复了父亲吴襄被李自成杀死之仇恨。皇帝加恩礼待,封给爵位为平西王,所得富贵荣华到如今已三十多年了。而你晚年所走的路,却是自取颠覆灭亡,我为你所做的事茫然不解。你今天借口重新恢复明朝江山,那末以前清兵进入山海关,没有听说你请求奉立明朝的后代;当全国大致平定,还为我清朝献计扫清以后隐患,剪除消灭明代朱姓宗族,哪里是为你的故旧主人明朝报效忠心呢?你打算为子孙创立大的事业,在清皇女公主、驸马(吴三桂子配偶公主,招为清驸马)进入云南时,你为什么不发生叛乱呢?到你派儿子到北京入侍清朝皇帝,于是又兴兵叛乱,以致自己的儿子被杀戮,这可说是父亲的慈爱吗?若说是为了光宗耀祖,那你吴三桂投降清朝时,祖先都承受封赏加恩。如今你叛乱,连祖坟也被挖掘,尸骨抛在荒野,你这可算是敬孝吗?你既然已成为清朝的降臣,而你一身从事侍奉明、清两个朝廷,而没有一贯地忠心于一朝,你这可称是正义吗?你有四大罪恶,还想一逞邪志较量武力,还想收拾人心,这是你把自己放在柴草上,而在下面点火。这又如燕子结窝于活动的帘子布幕上,还说自己的巢穴很巩固一样,这都是很危险的。清朝宽宏大量,如果你投降悔罪,应该允许你改过自新。吴三桂没有回信。

【出典】:

清史稿》卷215《诸王传一·费扬武传附尚善传》8956、8957页:“尚善至军,移书三桂曰:‘王以亡国余生,乞师我朝,殄歼贼寇,雪国耻,复父仇,蒙恩眷礼,列爵分藩(分封为藩王),富贵荣宠,迄今三十余年矣;而晚节末路,自取颠覆,窃为王不解也。王今藉口兴复明室,曩(nǎng馕,以前)者大兵入关,不闻请立明裔;天下大定,犹为我计除后患,翦灭明宗,安在其为故主效忠哉?将为子孙创大业,则公主、额驸(满语,汉译为“驸马”,是清对满洲皇室女儿公主的丈夫称号)入滇之时,何不即萌反侧?至遣子入侍,乃复称兵,以陷子于戮,可谓慈乎?若谓光耀前人,则王之投诚也,祖考皆膺封锡,今则坟茔毁弃,骸骨遗于道路,可谓孝乎?为人臣仆,身事两朝,而未尝忠于一主,可谓义乎?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圣朝宽大,如输诚悔罪,应许自新,……’”

【例句】: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85回:“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


见“厝火积薪”。《清史稿·诸王一》:“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


【词语厝薪于火】  成语:厝薪于火汉语词典:厝薪于火

猜你喜欢

  • 渐入佳境

    佳境:美好的境界。比喻事情逐渐转好,或比喻兴趣越来越浓。顾恺之(事迹见前“布帆无恙”条)多才多艺,尤以绘画为精。相传顾恺之喜欢邻居家的女儿,求之不得,便在墙上画其肖像,用针扎在画像的心口,那姑娘便患了

  • 访落

    《诗.周颂.访落序》:“《访落》,嗣王谋于庙也。”毛传:“访,谋。落,始。”郑玄笺:“成王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惧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后因以“访落”谓嗣君与臣谋商国事。宋周

  • 画眉夫

    同“画眉夫婿”。清李渔《凤求凰.避色》:“顾不得笔尖枯,也要微加润色,做个纸上画眉夫。”

  • 分玉镜

    同“分镜”。宋吴潜《水调歌头.夜来月佳甚呈景回自昭二兄戊午八月十八日》词:“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

  • 北辕失

    同“北辕南辙”。唐韦嗣立《偶游龙门北溪》诗:“还悟北辕失,方永南涧田。”

  • 孤竹之志

    源见“采薇”。指高洁的志行。唐李德裕《赠右卫将军李安制》:“往者,产 禄擅朝,充 躬交乱,每念王室,殆于阽危,不惮芳兰之焚,竟全孤竹之志。”

  • 欧冶子

    东汉.范晔《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风湖子曰:‘臣闻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据《吴越春秋》记载,欧冶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铸炼师,曾铸过名

  • 画箧蛇

    《大涅槃经.德五品》:“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四大毒蛇。”谓人身由“四大”假合而成,如四大毒蛇共居一箧。后因以“画箧蛇”喻虚幻易坏的人身。南朝 梁庾肩吾《八关斋夜赋四城门.第三赋韵东城门病》:“长萦画箧

  • 应刃而解

    应:顺应,适应。解:破开。顺着刀刃破开。比喻问题顺利解决。梁启超《新民说》一五节:“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应刃而解之一日。”见“迎刃而解”。张贤亮《小说中国》:“

  • 何郎白

    源见“傅粉何郎”。指年轻男子洁白俊美的面容。亦用以形容洁白秀丽的花朵。元刘诜《白木槿》诗:“洁比何郎白,净如宝儿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