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去病忘家

去病忘家

指霍(huò或)去病(大将军卫青姐姐少儿所生之子)为抗击匈奴(北方游牧民族)贵族侵扰,公而忘私。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西汉骠(piào票)骑将军(品秩同大将军,与三公同位)霍去病讨伐匈奴贵族南扰,屡立战功。汉武帝特给建造府第,让他去看看,霍去病回答说:“匈奴还未消灭,不用经营自家!”因此汉武帝更加看重宠爱他。此典又作“霍勋”、“匈奴未灭”、“去病不为家”、“忘家”。

【出典】:

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2939页:“天子为治(修治;建造)第(府第。上等房屋;大宅院),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不)以(用)家为(为家,经营自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例句】:

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唐·苏颋《同饯阳将军》:“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宋·杨亿《驾幸河北起居表》:“师人多寒,感恩而皆同挟纩;匈奴未灭,受命而孰不忘家。” 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程婴忍死难存赵,去病忘家未灭奴。”


【典源】《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汉书·霍去病传》亦载。

【今译】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讨伐匈奴,屡立战功,武帝为他修建府第,让他自己去看,霍回答:“匈奴尚未消灭,要家有什么用!”武帝因此对他更加赏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

【典形】 霍勋、去病不为家、去病忘家、忘家、匈奴未灭、不言家、去病无家、家何为。

【示例】

〔霍勋〕 唐·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

〔去病不为家〕 唐·苏颋《同饯阳将军》:“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去病忘家〕 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程婴忍死难存赵,去病忘家未灭奴。”

〔忘家〕 宋·杨亿《驾幸河北起居表》:“师人多寒,感恩而皆同挟纩; 匈奴未灭,受命而孰不忘家。”

〔匈奴未灭〕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猜你喜欢

  • 威加海内

    海内:四海之内,指全中国。 形容以武力征服四方。语出《尉缭子.兵令下》:“臣闻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士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衍士卒

  • 终身大事

    关系到一生的大事,多指男女婚嫁。《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偏正 关系一生的重大事情,多特指男婚女嫁。巴金《灭亡》3:“这是你自己底~啊!”△多

  • 郭泰巾

    同“林宗巾”。清唐孙华《题晋阳遗像》诗:“先朝剩有魏公笏,老辈仍看郭泰巾。”【词语郭泰巾】   汉语大词典:郭泰巾

  • 就熟驾轻

    同“驾轻就熟”。清刘坤一《复李筱泉制军书》:“当此遗艰投大之时,难收就熟驾轻之效。”【词语就熟驾轻】  成语:就熟驾轻

  • 白马清流

    《旧五代史.李振传》:“天祐中,唐宰相柳璨希太祖旨,谮杀大臣裴枢、陆扆等七人于滑州 白马驿。时振自以咸通、乾符中尝应进士举,累上不第,尤愤愤,乃谓太祖曰:‘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后用

  • 鳞沉雁杳

    同“鱼沉雁杳”。清郑梁《谒金门.春思》词:“可奈鳞沉雁杳,恼著萋萋芳草。”

  • 防墓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将父母)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之墓也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防墓,本指孔子父葬于防地之墓。亦泛指父母坟墓。唐刘禹锡《送僧元暠南

  • 陈豨宾客

    司马迁《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载:汉高祖的大将陈豨(xí)宾客随从很多。“豨常告归过赵,赵相周昌见豨宾客随之者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豨所以待宾客布衣交,皆出客下。”后即以“陈豨宾客”喻宾客随从众多。清.

  • 玉笋朝班

    同“玉笋班”。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曲:“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字香。”

  • 西台痛哭

    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载:宋末,谢翱闻文天祥死节,悲不能禁,只影行游浙水,过严陵,登西台,设天祥主,酬奠号泣,以竹如意击石,歌招魂之辞。歌讫,竹石俱碎。因作《西台恸哭记》。事杂见《宋史》、《通鉴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