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发奸擿伏

发奸擿伏

发、擿(tì替):揭发。奸:奸邪。伏:隐伏。发奸擿伏,揭发隐匿的坏人坏事,使奸邪无所隐遁。西汉京兆尹赵广汉曾下令召湖都亭长来京兆府议事。湖都亭长途经界上时,界上亭长随便开玩笑说:“到了京兆府,千万不要忘了替我向赵君(指赵广汉)问候。”湖都亭长到后,赵广汉和他谈完公事后说:“界上亭长让你捎来问候,为什么不转达给我呢?”湖都亭长听后叩头道歉说:“确有其事。”赵广汉说:“回去请替我转告界上亭长,尽力考虑政务,做出政绩,我京兆尹是不会忘记他的深厚情意的。”赵广汉就是这样精明过人,一切隐伏的事情都能发觉并揭示出来。后以此为典,赞扬吏治精明。

【出典】:

汉书》卷76《赵广汉传》3203页:“(赵)广汉尝记召湖都亭长,湖都亭长西至界上,界上亭长戏曰:‘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亭长既至,广汉与语,问事毕,谓曰:‘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亭长叩头服实有之。广汉因曰:‘还为吾谢界上亭长,勉思职事,有以自效,京兆不忘卿厚意。’”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奸擿伏。” 元·脱脱《宋史·李参传》:“参以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 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发隐擿伏,敏捷如神。”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29:“再说陆公在任,分文不要,爱民如子,况又发奸擿隐,剔清利弊,奸宄慑伏,盗贼屏迹”。 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张存仁传》:“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擿伏,其事甚难。”


并列 擿,揭发。举发秘密罪案。形容吏治清明,奸邪无所遁隐。《汉书·赵广汉传》:“其~如神。”《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擿,不读作zhāi。△褒义。多用于描写清明社会。也作“发伏擿奸”、“发奸擿隐”、“发奸发伏”、“发擿奸隐”、“发隐擿伏”。


【词语发奸擿伏】  成语:发奸擿伏汉语词典:发奸擿伏

猜你喜欢

  • 漆园

    源见“漆园吏”。指庄子。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子永叹天伦之伟,漆园悲被绣之牲。”清 朱锡《幽梦续影》:“漆园梦蝶,不过中材。”【词语漆园】   汉语大词典:漆园

  • 春雨随车

    同“甘雨随车”。宋余靖《送凌屯田知和州》诗:“定知春雨随车到,且喜秋风破浪归。”

  • 雍琴

    同“雍门琴”。宋张耒《福昌南望》诗:“兴亡今古知何极,莫向雍琴妄惨颜。”

  • 双南金

    《诗经.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唐.孔颖达疏:“又广赂我以南方之金。”又,《文选》卷三十晋.张孟阳(载)《拟四愁诗》:“我所思兮在营州,欲往从之路阻修。登崖远望涕泗流

  • 饮马于河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北师次于郔。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将饮马于河而归。”春秋时,在楚庄王建立霸权的“邲之战”的初期,楚军降服郑国后驻扎在郔,楚军的三军统帅准备以“饮马于河”为借口班师

  • 五羖羊皮

    羖(gǔ古):黑色的公羊。此典指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将被俘的百里奚赎回,委任重用。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或比喻未得到机遇的贤士。百里奚,一作百里傒。一说百氏,字里,名奚。少时贫困

  • 尧夫窝

    42` 同“尧夫安乐”。明凌云翰《苏武慢》词:“君实园中,尧夫窝内,独乐正同安乐。”

  • 麀聚

    源见“聚麀”。比喻父子共妻,有如禽兽。唐皮日休《忧赋》:“宫掖紊乱,奸邪麀聚。”【词语麀聚】   汉语大词典:麀聚

  • 心所谓危

    心中的危机感。常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活动。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章炳麟《与上海国民党函》:“某等原其覆败,亦有自招,

  • 人柳三眠

    《三辅旧事》(清.张澍辑):“汉武帝苑中有柳状如人,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宋赵令畴《候鲭录》卷二:“李商隐《江之嫣赋》云:‘岂如河畔牛星,隔岁祇闻一过。不及苑中人柳,终朝剩得三眠。’汉苑有人形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