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吐哺捉发

吐哺捉发

同“吐哺握发”。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见“吐哺握发”。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词语吐哺捉发】  成语:吐哺捉发汉语词典:吐哺捉发

猜你喜欢

  • 丁一卯二

    元剧俗语,犹如说的的确确。“卯”又作“确”“丁”又作“的”。元代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又关汉卿《蝴蝶

  • 龟镜

    《北史.长孙道生传附长孙绍远遗表》:“此数事者,照烂典章。扬搉而言,足为龟镜。”龟甲的碎片可以占卜定吉凶,镜能照人别美恶,故‘龟镜’用为可以观测事物的过去和预测未来行动之准则。犹言借鑑或龟鑑。唐.刘知

  • 德风

    源见“风行草偃”。称君子为政之德。唐宋璟《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德风边草偃,胜气朔云平。”【词语德风】   汉语大词典:德风

  • 头颅可知

    陶弘景《与从兄书》:“仕宦朝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即投簪高迈,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请,头颅可知。”陶弘景认为,作官到四十左右为尚书郎,即可弃官归隐,现在到三十六才作一个奉朝请的闲散小官,那究竟还有什么意思呢?

  • 遏密

    《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孔传:“遏,绝;密,静也。”后因以“遏密”指帝王等死后停止举乐。宋王安石《知人》:“晋王 广求为冢嗣,管弦遏密,尘埃被之,陪扆未几,而声色

  • 柳课

    元时在御河旁种柳要纳税。称“柳课”。《元史.王思诚传》:“南皮民父祖,尝濒御河种柳,输课于官,名曰柳课。后河决,柳俱没,官犹征之。凡十余年,其子孙益贫,不能偿,思诚连请于朝除之。”【词语柳课】   汉

  • 柏舟

    《诗.邶风.柏舟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后因以“柏舟”谓仁人不得志。汉张衡《思玄赋》:“天不可阶仙夫稀,柏舟悄悄?不飞。”《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又《

  • 有才无命

    有才能而命运不好。唐代杜甫《寄狄明府博济》诗:“比看叔父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寮:通“僚”。并列 富有才干而命运不好。唐·李白《暮春江夏送祖监丞之东都序》:“误学书剑,薄游人间,紫微九重,碧山万里

  • 鸣鸡盗狗

    源见“鸡鸣狗盗”。借指卑微者。清汪懋麟《莺啼序.赠龚大宗伯》词:“笑当日原 尝,折节卑躬,鸣鸡盗狗。”【词语鸣鸡盗狗】   汉语大词典:鸣鸡盗狗

  • 极照

    《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本谓《离》卦(䷝)两离继明,光照四方。因离为火,为日,为君,故后以“极照”喻颂帝王圣明如日光普照天下。南朝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昭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