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向平之愿

向平之愿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余。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光武帝刘秀年号,公元二五年至五五年)中,男女娶嫁既毕,敕(自上命下)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字子夏)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此事又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向长》、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

子女婚嫁之后,向子平心事已了,然后出家云游,了无牵挂。旧时称子女婚嫁之事为“向平之愿”,子女婚嫁已毕则称“向平愿了”。唐.白居易《长庆集》卷六十七“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诗:“最喜两家婚嫁毕,一时抽得向平身。”《古今小说》卷四:“但愿向平婚早嫁,安然无事渡余年。”


偏正 子女婚嫁事了。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儿女婚嫁既毕,即出游不知所终。后以父母对子女婚嫁的考虑,称为向平之愿。语本《后汉书·向长传》:“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初刻拍案惊奇》卷36:“这般一走,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了。”△多用于写儿女已婚嫁。→向平之事愿了向平 向平愿了


【词语向平之愿】  成语:向平之愿汉语词典:向平之愿

猜你喜欢

  • 十指不沾泥

    十个指头没沾过泥土。 表示从未参加田间劳动。语出宋.梅圣俞《陶者》:“陶尽门前土,屋土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杨万里《晚春行田南原》:“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蓑衣。”【词语十指不沾

  • 旄头跳跃

    《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昴七星为髦头,胡星,亦为狱事。……六星明与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摇动若跳跃者,胡兵大起;一星不见,皆兵之忧也。”昴宿即髦(旄)头,

  • 古稀

    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何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以“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瑞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古稀”指人的年龄到了七十岁,在古代这

  • 玉振金声

    源见“金声玉振”。喻指文章道德之盛。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莫不玉振金声,笔有馀力。”宋高观国《水龙吟.为放翁寿》词:“玉振金声,水增川涌,德兼才贵。”主谓 语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

  • 枕戈待旦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晚上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一时也不放松。刘琨(271一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任并州刺史,愍帝司马邺时任大

  • 褚渊落水

    《南史.谢灵运传》附谢超宗:“(超宗)为人恃人使酒,多所陵忽(凌侮他人却并不在意)。……后司徒褚彦回因送湘州刺史王僧虔,阁道坏,坠水;仆射王俭惊跣下车。超宗拊掌笑曰:‘落水三公(司徒为三公之一),坠车

  • 龙媒

    龙媒:骏马,言天马是神龙到来的媒介,故名。汉武帝时为歌咏从西域得到的大宛宝马而写的《天马歌》中有“天马奔驰而来,它是神龙的媒介;在天门上出入,在天府里邀游”的诗句。意为:天马就是天上的神龙,天马既来到

  • 桃弓射鸭

    唐孟郊《送淡公》诗之四:“笑伊水健儿,浪战求光辉。不如竹枝弓,射鸭无是非。”射鸭,一种水上游戏。竹枝弓,即桃竹弓。后因以“桃弓射鸭”指隐士的闲逸生活。宋苏轼《读孟郊诗》诗之二:“桃弓射鸭罢,独宿短蓑舞

  • 仪禽

    同“仪凤”。南朝 梁张率《舞马赋》:“均仪禽于唐序,同兽舞于虞廷。”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上》:“按‘仪禽’谓凤也。”【词语仪禽】   汉语大词典:仪禽

  • 锦帐

    同“锦帐郎”。唐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同“锦步障”。唐 侯冽《金谷园花发怀古》诗:“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词语锦帐】   汉语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