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伍胥潮”。指涛神。宋陆游《秋望》诗:“野火已亡秦相篆,江涛犹托伍胥神。”
《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反对尊秦为帝,向辛垣衍指出:“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进一步或解作失)而遂正(同政)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
比喻谦虚好学,人皆可以为师。这是孔子谈到学习时的一句话。他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出典】:《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
参见:披裘负薪
源见“季子貂敝”。形容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唐李白《秋浦歌》之七:“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同“月旦评”。春秋,《春秋》笔法,意谓褒贬。清孔尚任《桃花扇.修札》:“鼓板轻敲,便有风雷雨露;舌唇才动,也成月旦春秋。”【词语月旦春秋】 成语:月旦春秋汉语大词典:月旦春秋
同“蓬莱”。唐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宋贺铸《小重山》词:“凝情处,千里望蓬山。”【词语蓬山】 汉语大词典:蓬山
同“跋疐”。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词语跋踬】 汉语大词典:跋踬
源见“三生石”。借指与之交谊深厚的僧人。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稼:种植。穑( ㄙㄜˋ sè ):收割。 不从事农业劳动,却取得稻子三百束之多。 常用以表示对不劳而获者的控诉。语出《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宋.孙因《蝗虫辞》:“一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