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指有道德的人互相交往光明正大,不图私利。孔子问子桑雽,我两次被逐于鲁,在宋、卫两国也不受欢迎,而后又厄于陈蔡之间,在我遇到患难之时,亲友、徒弟四处走散,没有人向我表示亲近,这是什么原因呢?子桑雽回答说,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假国林回逃亡的事情吗?林回扔掉了价值千金的玉璧,却背着一个小孩子逃难。有人问他,你是为钱吧!孩子根本不值钱;你是为了减轻拖累,那么,孩子又是很拖累人的。丢掉千金之璧,而背着孩子逃难,你图得什么呢?林回回答道,别人是根据利益相互结合,我则是从天性出发对其进行关怀啊!靠利益相互结合的人,一旦处于艰难环境,立即会陌生如路人;从天性出发的人,碰到艰难困苦,反而互相关照。相互关照和相互遗弃相差是很远的,再说君子之间来往,象水一样恬淡,而小人之间交往,则象甜酒一样可口。君子之交,不讲利害,便显得淡;但受天性规范,困难时互相照顾;小人一切从利害出发,因而有利则甘言蜜语,无利可图时便相互绝交。正是这种缘故使得您的学生离您而去啊!

【出典】:

庄子·山木》:“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孔子曰:‘敬闻命矣。’”

【例句】:

礼记·表记》:“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元·费唐臣《贬黄州》三折:“我止望周人之急紧如金,君子之交淡如水。”


主谓 君子不谋私利,志同道合,他们的交情有如清水一样平淡。周瘦鹃《拈花集·寄亡友梅兰芳同志》:“虽说是‘~’,但是一有机会见了面,你总是分外亲热地跟我有说有笑的。”△褒义。多用于表示朋友交谊志趣相投,不尚虚华。→布衣之交 ↔势利之交。也作“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之接如水”。


【词语君子之交淡如水】  成语:君子之交淡如水汉语词典:君子之交淡如水

猜你喜欢

  • 断席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田叔列传》后录褚少孙补:“卫将军(此指卫青)从此两人(两人,指田仁和任安,他们都是卫青门下的舍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裂)断席别坐。主家皆怪而恶之,

  • 秦桥

    同“秦帝桥”。宋梅尧臣《王平甫惠画水卧屏》诗:“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词语秦桥】   汉语大词典:秦桥

  • 玉山未倒

    同“玉山倾倒”。宋刘过《辘轳金井.席上赠马佥判舞姬》词:“高阳醉,玉山未倒。看鞋飞凤翼,钗梁微袅。”

  • 咸腓

    《易.咸》:“六二,咸其腓,凶。居吉。”朱熹本义:“腓,足肚也。欲行则先自动,躁妄而不能固守者也……故其占动凶而静吉者也。”后因以“咸腓”谓妄动。明 王錂《春芜记.忤奸》:“追思起不觉令人恨转增,一时

  • 马群空

    同“空群冀北”。元周伯琦《至正元年复科举士制纪事》诗:“《周南》麟趾厚,冀北马群空。”清刘大櫆《与李侍郎书》:“盖伯乐过渥洼之渚,而马群为空。近古以来,号称得人之盛,未有如明公者。”【词语马群空】  

  • 畏日

    源见“赵日”。指夏天的太阳,意为炎热可畏。唐杜甫《过洞庭湖》诗:“破浪南风正,回樯畏日斜。”宋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妃阁》之四:“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麦黍报丰年。”【词语畏日】   汉语大词典:畏日

  • 獭祭鱼

    《礼记.月令》(卷五):“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工冰,獭祭鱼,鸿雁来。”东汉.郑玄注:“此时鱼肥美,獭将食之,先以祭之。”初春万物复苏,獭将捕得鱼陈列在水边,好象祭祀一样。原指自然景象,后

  • 斩蛇起义

    源见“赤帝子”。喻刘邦起事推翻暴秦。《水浒传》五九回:“三日之内,早望见那座山,乃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之处。”

  • 斋中运甓

    同“陶侃运甓”。清汪懋麟《饮留云堂》诗之一:“可怜些子长沙郡,辛苦斋中运甓人。”

  • 俗不可耐

    庸俗得使人难以忍受。《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曹禺《日出》二幕:“顾八奶奶进——一个俗不可耐的胖女人。”亦作“俗不堪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