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一饭千金”。指别人施予的恩惠。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宁受少年侮,不感漂母恩。”
源见“而立岁”。指三十岁。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九:“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词语立年】 汉语大词典:立年
同“玉山倾倒”。唐黄滔《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诗:“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词语玉颓】 汉语大词典:玉颓
源见“紫气东来”。指函谷关。唐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九:“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同“掷地金声”。唐李峤《赋》诗:“布义孙卿子,登高楚 屈平……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
同“上下其手”。清蒲松龄《诈欺官司取财》:“威假虎狐,肆其上下之手;眠同猫鼠,酿为表里之奸。”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郑简公在郑地垂陇设宴招待晋国使臣赵武,由大夫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汉王充《论衡.说日》:“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晋崔豹《古今注》:“所谓赤乌者,
《书.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又《尧典》:“帝曰:‘吁,咈哉!’”都、俞、吁、咈均为叹词。以为可,则曰都、俞;以为否,则曰吁、咈。后因用“都俞吁咈”形容君臣论政问答,融洽
同“桂折一枝”。唐白居易《东都冬日会诸同声宴郑家林亭》诗:“桂折应同树,莺迁各异年。”【词语桂折】 汉语大词典:桂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