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吴门白马

吴门白马

源见“吴练”。形容极目远眺。清蒲松龄《登岱行》:“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堆琉璃。”


【典源】《论衡·书虚》:“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吴阊门乎?’颜渊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孔子抚其目而正之,因与俱下。下而颜渊发白齿落,遂以病死。”《太平御览》卷八九七引《论衡》曰:“儒书称,孔子与颜渊俱登鲁东山,望吴阊门,谓曰:‘尔何见?’曰:‘见一匹练,前有生蓝。’孔子曰:‘噫! 此白马卢刍。’使人视之,果然。”

【今译】 颜回 (字子渊) 与孔子一起登上鲁地泰山,孔子向东南望去,见吴地扬州 (一说苏州) 阊门外有拴着的白马。将颜回叫来,指给他看,说:“你看见吴阊门吗?”颜回说:“看见了。”孔子问:“门外有什么?”颜回答:“好像有一匹白绢似的东西,前边长着蓝草。”孔子说:“唉,那是白马和芦苇呀。”孔子抚摸一下颜回的眼睛,与他一起下山。

【释义】 后以此典咏吴地风光; 或用以指极目远望。

【典形】 白马如练、白马吴阊、白马之望、辨马、练光、望吴门、吴门白马、白马对芦刍、瞻吴门、曳马。

【示例】

〔白马如练〕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拥狼望于黄图,填卢山于赤县。青袍如草,白马如练。”

〔白马吴阊〕 明·王世贞 《登岱》:“依微白马吴阊在,欲向秋风问羽翰。”

〔白马之望〕 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曳练且观,无劳白马之望;流泉欲委,伫见青凫之飞。”

〔辨马〕 唐·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境接青畴,俯瞰获麟之野; 山开翠屺,斜连辨马之峰。”

〔练光〕 唐 · 骆宾王 《上廉察使启》:“登小鲁之山,辨练光于乱马; 临大吴之国,识宝气于连牛。”

〔望吴门〕 明·袁宏道《出燕别大哥三哥》:“白马望吴门,惨淡无边际。”

〔吴门白马〕 清·蒲松龄 《登岱行》:“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堆琉璃。”


猜你喜欢

  • 海鸟避鲁门

    《国语.鲁语上》载:海鸟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智矣。……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避其灾也。”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后

  • 甘棠遗爱

    源见“召公棠”。旧时对已卸职的地方长官的颂词。《冷眼观》七回:“做父母官的能爱民如子,替百姓伸冤理屈……地方上绅民无以为报,就公众捐建这座去思碑,以为甘棠遗爱的纪念。”偏正 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

  • 濯缨濯足

    水清洗冠带,水浊便洗足。比喻善恶尊贱,都由人自取。又比喻超然于世俗之外。《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

  • 待月西厢下

    厢:厢房。正房两边的房子。 在西边的厢房外边等待皓月初升。 常用作与情人幽会之辞。语出唐.崔莺莺《答张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宋.贺铸《踏莎行.晕眉山》:“殢酒伤

  • 飞熊

    同“非熊”。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把先齐豪杰还援比,钓竿儿飞熊渭涯。”按:史书原没有“飞熊”的记载,是后人讹“非熊”为“飞熊”。【词语飞熊】   汉语大词典:飞熊

  • 一枝花

    8 ① 唐话本名,为唐人“说话”最早见于著录者。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自注:“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宋代曾慥《类说》和宋代罗烨

  • 知丘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遭厄运

  • 天放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思。《庄子.马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成玄英疏:“党,偏;命,名;天,自然也。”【词语天放】   汉语大词典:天放

  • 棋局长安

    同“长安棋局”。吕碧城《游钟山和省庵》诗:“棋局长安浑不定,只应都付烂柯中。”

  • 满地横流

    源见“沧海横流”。比喻时世动乱不安。清 丘逢甲《兰西将去潮》诗之四:“熏天宝气功名贱,满地横流进路难。文士岂宜逢世乱,高官原不称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