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周太常

周太常

源见“太常斋”。指枯守长斋者。唐刘禹锡《答乐天戏赠》诗:“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猜你喜欢

  • 鲁叟乘桴

    同“孔子思浮海”。宋苏轼《夜渡海》诗:“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 雪衣娘

    《事文类聚》后集卷四十引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之宫中,岁久颇聪慧,洞晓言词,上及贵妃皆呼‘雪衣女’。……上每与贵妃及诸王博戏,上稍不胜,左右呼‘雪衣娘’,必入局中鼓舞,以乱

  • 扶风最良

    源见“马良白眉”。喻指杰出的弟兄。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平舆虽盛,岂可独擅二龙;扶风最良,不得专称五马。”

  • 释之结袜

    源见“结袜”。谓高官卑躬敬老。唐李瀚《蒙求》:“子房取履,释之结袜。”

  • 却行求前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韩婴认为,如果只看到古人失败的教训,而不能做到从历史的借鉴中

  • 郎星

    同“郎官星”。宋李刘《满庭芳.上程宪卓》词:“卿月郎星历遍,都贪把、符竹南来。”明高启《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诗:“后夜军门知子到,郎星应是近三台。”【词语郎星】   汉语大词典:郎星

  • 何见之晚

    讥笑人见识不足。《史记.李斯列传》:“且夫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见之晚?”【词语何见之晚】  成语:何见之晚汉语大词典:何见之晚

  • 如柴

    形容人瘦削。明代周祈《名义考》:“今人谓瘦甚曰‘如柴’柴,豺也。豺体细瘦,棘人骨立,谓之‘柴毁’,豺与柴通。”棘( ㄐㄧˋ jì 亟):有父丧或母丧者的自称,意思是为丧亲哀戚而急的人。

  • 济胜

    源见“济胜之具”。指攀登胜境游览。清赵翼《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衰老自怜难济胜,层椒临眺亦忘还。”【词语济胜】   汉语大词典:济胜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同“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毛泽东《论持久战》:“〔他们〕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毛泽东《论持久战》27:“或则拿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