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咄咄逼人

咄咄逼人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玄殷仲堪等〕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后因以“咄咄逼人”指出言盛气逼人,或语出伤人,令人难堪。宋朱熹《答方宾生书》之十四:“时论咄咄逼人,一身利害不足言,政恐坑焚之祸,遂及吾党耳。”清 采衡子《虫鸣漫录》卷二:“此女口角殊咄咄逼人。”


偏正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张贤华《欲海沉浮》:“他俩还是市长张明信得过的心腹干将,得力的左右手,故有意无意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的气势。”※咄,不读作chū或zhuó。△用于描写人的品性。 →气势汹汹 盛气凌人 ↔温文尔雅 含糊其词 和颜悦色


【词语咄咄逼人】  成语:咄咄逼人汉语词典:咄咄逼人

猜你喜欢

  • 亡何日饮

    同“日饮亡何”。宋苏轼《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诗:“老守亡何惟日饮,将军竟病自诗鸣。”

  • 人人自以为得大将

    各人都认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 形容人们自我估价很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事不去听,不合礼的事不去说,不合礼的事不去做。 古代儒家认为仁人所应具有的修养。语出《论语.颜渊》:“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 丈夫不学曹孟德

    《晋书.石勒.载记》:“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晋石勒对徐光说:“人应当有自知之明,我认为大丈夫应当光明磊落,如日月悬空,不能象

  • 杜撰

    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然仆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假耳。如言自酿薄酒则曰杜酒。”相传古时有个叫杜默的人,做诗多不合乎格律,因此后来把做事

  • 如椽笔

    《世说新语.佚文》:“王珣梦人以大笔与之,管如椽子大。既觉,语人曰:‘此他日当有大手笔事。’少日,烈宗晏驾,哀册谥议,皆珣所草。”(此据《北堂书钞》“艺文部”十,《太平御览》卷三九九、五九六、六百五校

  • 莱彩

    同“莱子衣”。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要将莱彩欢亲意,且戴儒冠尽子情。”【词语莱彩】   汉语大词典:莱彩

  • 金镜

    《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尚书考灵曜》:“秦失金镜,鱼目入珠。”郑玄注:“金镜,喻明道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骧蠖屈,从道污隆。”李善注:“《春秋孔录法》曰:‘有人

  • 裂地

    源见“分茅列土”。借喻委派大吏割据一方土地。郭沫若《豕蹄.楚霸王自杀》:“昨天的敌人,只要肯做扶持自己的爪牙,今天便封王裂地。”【词语裂地】   汉语大词典:裂地

  • 思魏阙

    源见“子牟恋魏阙”。指思念朝廷。唐陆龟蒙《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诗:“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