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咫尺千里

咫尺千里

咫(zhǐ止):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米。此处指能在一尺来长的画幅内,展示出千里河山的宏伟景象。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常熟(今江苏常熟市)人。曾从著名画家王时敏学画,得以观览长江南北收藏家秘本,刻苦历练二十年。清康熙年间,诏书征召他,王翚以布衣(指平民)侍奉在皇宫内廷。清廷绘画康熙帝《南巡图》时,集中了国内有特别熟练绘画技巧的高明人物,都迟疑不决地没有人敢于上前拿起笔绘画,只有王翚口头讲解、手指教授,在一尺来长的画幅内,展示出千里河山的宏伟景象,先使众人分别绘画,然后他总合在一起画成。《南巡图》画成了,康熙帝称赞叫好,想封授他官职,王翚坚决辞官不做,于是给了丰厚的赏赐,让王翚回老家去了。

【出典】:

清史稿》卷504《艺术传三·王翚传》13904页:“康熙中诏征,以布衣供奉内廷。绘《南巡图》,集海内能手,逡巡莫敢下笔,翚口讲指授,咫尺千里,令众分绘而总其成。图成,圣祖称善,欲授官,固辞,厚赐归。”

【例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每回忆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辄惘然若失。”


并列 咫,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①虽近在咫尺,却好像远隔千里。形容行路或相见艰难。宋·苏轼《何公桥》:“维水之利,千里咫尺……维水之害,~。”宋·柳永《婆罗门令》词:“寸心万断,~,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②形容画幅有限而景物寥廓深远。比喻事物的内容丰富或含义深远。唐·释彦悰《后画录》:“(展子虔)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多用于描写距离方面。→咫尺天涯。也作“咫尺万里”。


【词语咫尺千里】  成语:咫尺千里汉语词典:咫尺千里

猜你喜欢

  • 三呼

    同“三呼嵩岳”。宋吴潜《永遇乐.己未元夕》词:“三呼声里,君王万寿,岁岁传柑笑语。”清顾炎武《嵩山》诗:“二室云长拥,三呼响自臻。”

  • 瑶光夺婿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载:后魏世宗时,在洛阳建瑶光寺,为淑房嫔御掖庭美人学道之所。“亦有名族处女,性爱道场,落发辞亲,来仪此寺。屏珍丽之饰,服修道之衣,投心八正,归诚一乘。永安三年中,尔朱兆入洛

  • 猿鹤化

    同“猿鹤沙虫”。宋苏轼《咏郁孤台》诗:“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

  • 何充爱禅

    《晋书.何充传》:“充居宰相,虽无澄正改革之能,而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所昵庸杂,信任不得其人,而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

  • 龙头人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 羊角抟风

    同“羊角扶摇”。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须臾海运时,羊角抟风,垂云展翅。”

  • 含沙射人

    同“含沙射影”。元宋无《公无渡河》诗:“鳄鱼张口奋灵齿,含沙射人毒如矢。”

  • 逝川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指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后比喻流逝的光阴。南朝 齐谢朓《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征还东》诗:“离会虽相亲,逝川岂往复?”【词语逝川】 

  • 轑釜

    《史记.楚元王世家》:“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

  • 丁令威

    源见“辽东鹤”。指返回故里的人。宋苏轼《和移居》:“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清卓尔堪《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丁令威。鹰鹯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词语丁令威】   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