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四战之地

四战之地

四面受敌之地。《后汉书.荀或传》:“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亦作“四战之国”。《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见“四战之国”。《后汉书·荀彧传》:“颍川,~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


【词语四战之地】  成语:四战之地汉语词典:四战之地

猜你喜欢

  • 文武吉甫

    《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狁,至于太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唐.孔颖达疏:“王师所以得胜者,以有文德武功之臣尹吉甫,其才略可以为万国之法。”文武吉甫,指有文德武功的尹吉甫,他是周宣王的大臣。他曾

  • 莺迁乔木

    源见“出谷迁乔”。喻仕途升迁或境遇好转。元施惠《幽闺记.洛珠双合》:“文武掇巍科,丹桂高攀近嫦娥。喜莺迁乔木,凤止高柯。”

  • 衣裳盟会

    同“衣裳之会”。南朝 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见“衣裳之会”。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 淮王术

    《淮南子》:“画随灰而月晕阙。”东汉.许慎注曰:“有军事相围守则月晕,以芦灰环,缺其一面,则月晕亦阙于上。”《淮南子》记述,用芦灰作一圆圈,留下一处缺口,可以使月晕出现缺口,即是淮王术。后遂用为咏月之

  • 茂陵滞骨

    旧题东汉.班固《汉武帝内传》:“王母乃遣侍女郭密香与上元夫人相问云:‘……刘彻好道,适来视之,见彻了了,似可成进,然形慢神秽,脑血淫漏不淳,关胄彭孛,骨无津液,脉浮反升,肉多精少,瞳子不夷,三尸狡乱,

  • 凤一毛

    同“凤毛”。唐岑参《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诗:“中郎凤一毛,世上独贤豪。”

  •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乐乎,原意是说“这不是一桩乐事吗。”后常用以表达事情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诙谐语气。明.无名氏

  • 知止不辱

    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元史·察罕传》:“(察罕)尝以病请告,暨还朝,帝御万岁山圆殿……顾李孟曰:‘~,今见其人。’”【词语知止不辱】  成语:知止不辱汉语大词典:知止不辱

  • 大被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孟)仁字恭武,江夏人也,本名宗,避皓字(注:孙皓字元宗),易焉。少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为作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

  • 单父肘

    源见“掣肘”。借指地方良吏受牵制。清卢道悦《偶感再和时斋韵》:“难舒单父肘,耻学楚宫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