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回肠荡气

回肠荡气

肝肠回旋,心气动荡。喻音乐或文辞感人之深。语本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亦作“荡气回肠”。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并列 形容音乐、文学作品极其感人肺腑。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人~。”△褒义。多用于形容文艺作品的感人。 →沁人肺腑 ↔枯燥无味。也作“荡气回肠”、“回肠伤气”、“回肠结气”。


【词语回肠荡气】  成语:回肠荡气汉语词典:回肠荡气

猜你喜欢

  • 饥驱叩门

    晋陶潜《乞食》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后因以“饥驱叩门”谓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清钱谦益《吴封君七十序》:“先生晚食当肉,徐步当年,视渊明饥驱叩门,不亦彼困而此亨乎?”

  • 鲁阳挥日

    同“鲁阳挥戈”。明李东阳《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我歌又竟君不来,欲效鲁阳挥日暮。”见“鲁阳挥戈”。明·李东阳《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我歌又竟君不来,欲效~暮。”【词

  • 悬榻

    《后汉书.徐稚传》载:徐稚,南昌人,恭俭礼让。太守陈藩以礼请为功曹(官名,汉时州郡佐吏,掌管考查记录功劳),既谒而退。“(陈)藩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又《后汉书.陈藩传》载:藩字

  • 投?

    同“终军弃?”。康有为《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诗:“素衣深恐缁尘染,岂敢投?入帝京。”

  • 箫韶九成

    箫韶:古乐曲名。意谓《箫韶》乐曲奏过九次,凤凰也会飞来舞蹈。后以此典作最优美音乐代称。【出典】:《史记》卷2《夏本纪》81页:“《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集解》引孔安国曰:“《箫韶》,舜乐名。备乐九

  • 武城弹

    同“武城弦”。唐孟浩然《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诗:“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 绨袍赠

    同“绨袍惠”。唐高適《咏史》:“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唐岑参《尚书念旧垂赐袍衣》诗:“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

  • 拔苗助长

    同“揠苗助长”。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来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见“揠苗助长”。解释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

  • 脚敲两舷

    《晋书.隐逸传.夏统传》:统至洛阳“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阗,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太尉夏充)问:‘卿居水滨能随水戏乎?’答曰:‘可。’统乃操施正橹,折旋中流。……统曰:‘……伍

  • 不死庭

    《文选》卷十一晋.孙兴公(绰)《游天台山赋》:“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唐.李善注:引《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并王逸注:“因就众仙于明光也。丹丘,昼夜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