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祯祥:吉兆。妖孽:古代指物类反常现象。 旧时迷信,认为国家将兴将亡,都会有某种预兆。语出《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三国志通俗演义.司马懿破公孙渊》:“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主公当避凶就吉,今若背反,必丧身矣。”《洪秀全演义》二回:“自古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方今满帝无道,信任嬖臣,烟尘四起,活似个亡国样子。”也单引 ①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明.董谷《碧里杂存》下:“传曰:‘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善必先知之,信哉!”


其他 祯祥,吉兆。妖孽,古代指物类的反常现象。旧时很迷信,认为国家将兴或将亡,都会有某种预兆。《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用于描写征兆。也单作“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词语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成语: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猜你喜欢

  • 瀛壶

    同“瀛洲”。清杨焯《同石苓登天宁塔》诗:“瀛壶树影悬,洪涛拥川后。”【词语瀛壶】   汉语大词典:瀛壶

  • 泰山其颓

    源见“夫子梦奠”。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于悼词。叶圣陶《乡里善人》:“学人文人同声哀悼,‘泰山其颓,哲人其萎’的成语,在祭文挽联哀诗中随处露脸。”主谓 本为孔子自喻,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崩塌。后比喻有

  • 西河之痛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又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子夏哭子失明,曾子吊之而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讥之。西河,战国魏地,

  • 青囊箓

    同“青囊书”。唐卢纶《酬畅当寻嵩岳麻道士见寄》诗:“烦君远示青囊箓,愿得相从一问师。”

  • 遗鲤鱼

    源见“鱼传尺素”。指传送书信。唐刘长卿《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诗:“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

  • 失真

    指左丘明恐怕失去《春秋》之真实内容,而写成了《左氏春秋》。左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春秋时鲁国人,曾任鲁太史(管起草文书、记载史事、天文历法、祭祀等),双目失明,相传他著有《国语

  • 挈洪浮

    源见“拍洪崖肩”。指与仙人为伍。洪 浮指洪崖、浮丘。清李慈铭《水调歌头.秋日期子九莲士夜泛东浦访澈凡上人》词:“但扫苍苔黄叶,准备沧波一苇,左右挈洪 浮。”

  • 继晷焚膏

    见“焚膏继晷”。明·邵璨《香囊记·庆寿》:“青云梦杳,且就学趋庭,~。”【词语继晷焚膏】  成语:继晷焚膏汉语大词典:继晷焚膏

  • 其余不足观

    意谓剩余的部分,不值一看。语出《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唐.孙虔礼《书谱》:“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繇)张(芝)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

  • 松枝挂剑

    源见“季札挂剑”。称扬其极重信义。唐张九龄《大唐故光禄大夫徐文公神道碑》:“官供羽仗,士惜人琴。已矣终古,平生德音。松枝挂剑,碑字生金。”偏正 把剑挂在松树枝上。语本《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