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夫子梦奠”。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于悼词。叶圣陶《乡里善人》:“学人文人同声哀悼,‘泰山其颓,哲人其萎’的成语,在祭文挽联哀诗中随处露脸。”主谓 本为孔子自喻,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崩塌。后比喻有
同“寄梅”。明陈子龙《寒月》诗:“鱼海逢归雁,龙沙寄折梅。”
《晋书.戴逵传》:“〔戴逵〕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总角时,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时人莫不惊叹。”后以“鸡卵碑”为多才多艺之典。清唐
同“香象渡河”。明袁宗道《杂说》:“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见“香象渡河”。明·袁宗道《杂说类》:“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词语香象绝流】 成语:香象绝流汉语
源见“王乔凫舄”。喻指官吏出行。明李东阳《送刘尹赴征》诗:“明朝五云里,争看两凫飞。”
同“金华牧羊儿”。元顾盟《送王子春归金华》诗:“君归金华山,当逢牧羊儿。”【词语牧羊儿】 汉语大词典:牧羊儿
《世说新语.赏誉》:“谢公(谢安)称蓝田(王述),掇(音duō,摘取)皮皆真。”刘孝标注引徐广《晋记》曰:“述(王述)贞审,真意不显。”意指王述不显真意,须掇其皮,方能显示出一包天真。后遂以“掇皮皆真
谓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清 周树槐《赵孝成王论》:“〔越孝成王〕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惜哉!”见“一败涂地”。《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
同“马革之愿”。清蒋士铨《冬青树.勤王》:“我文天祥官树牙旗,志存马革,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人吹笙声。唐许敬宗《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诗:“或命余杭酒,时听洛滨笙。”【词语洛滨笙】 汉语大词典:洛滨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