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访戴”。谓造访故友路中的景致。唐许浑《宣城赠萧兵曹》诗:“舟寒剡溪雪,衣破洛城尘。”唐吴融《山居喜友人相访》诗:“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门回。”
源见“嫦娥奔月”。指月宫中的仙女,也比喻美女。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三折:“似湘陵妃子斜偎舜庙朱扉,如月里姮娥微现蟾宫玉户。”
见:同“现”。 天下太平就出仕,不太平就退隐。 这是古人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语出《论语.泰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一折:“岂不闻圣人之言天下有道
同“涸辙之鲋”。唐骆宾王《畴昔篇》:“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词语涸鳞】 汉语大词典:涸鳞
源见“月御”。神话传说中月亮所乘的车子。亦借指华丽的车子。唐王勃《九成宫颂》:“赤骝俟驾,苍虬按节。月车宵移,星闱晓列。”明 无心子《金雀记.临任》:“不识河中金雀女,可能再会月车人。”【词语月车】
同“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而狐埋狐扬,天下其谓政府何?”见“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弹议》:“而~,天下其谓政府何?”【词语狐埋狐扬】 成语:狐埋狐扬汉语大词典:狐埋狐扬
《宋史.窦仪传》载:窦仪五代周渔阳人,累官谏议大夫。年三十而无子。他夜梦祖父教诲,故常行善事,一日薄暮,于延灰寺侧拾得黄金三十两,白金二百两。次日晨,便在寺前守候失主来寻。一少年来寻金,称酒后失落了赎
《晋书.桓伊传》载:桓伊为江州刺史,善吹笛,独擅江左。谢安位显功盛,为人所谗,孝武帝疑之。会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吹一弄后,伊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
源见“共工触柱”。比喻力大无穷。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触山之力无以抗,倒日之诚弗能感。”【词语触山】 汉语大词典:触山
《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恺,或作凯。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后以“八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