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亦简称为“刮目相待”,“刮目相看”。刮目:擦亮眼睛。指用新的眼光看人。后比喻人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吕蒙(178-219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东南)人,三国名将。少随孙策、孙权征战各地,屡建功勋,任横野中郎将。但他开始不注重学习,有勇而无谋。孙权劝他学习以求进益。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相推诿。孙权说:“我不是让你去当经学博士,只是想让你涉猎往事,以获取经验。你说事多,难道比我还多吗?我还读史书、兵书呢,并且觉得很有好处。刘秀带兵打仗时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为何不求上进呢?”从此以后,吕蒙发奋苦读,他所看的书,就是老懦士也比不上。鲁肃接替周瑜的职务后,前往江陵,路过吕蒙的驻地。鲁肃原来认为吕蒙只是一介武夫,当吕蒙问他如何功取荆州时只敷衍地说了句:“到时再应付。”吕蒙批评他说:“你身负重任,我们与关羽为邻,虽然现在吴、蜀联合,但关羽为熊虎之人,用何策略才能防备不时之虞,怎能不事先制定计划呢?”并且提出了五条谋取荆州的策略,很有价值。鲁肃听了大惊,拍着吕蒙的肩膀说:“我常说你只会打仗,到今天看来,你学识广博,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后来,吕蒙果然为智取荆州立下头功。

【出典】: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卷54第1275页:“蒙始就学,笃志不倦……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例句】:

宋·陈亮《与吴益恭安抚书》:“三、四年来,伯恭规模宏阔,非复往时之比,钦夫、元晦已愿在下风矣,未可以寻常论也。君举亦甚别,皆应刮目相待。” 宋·杨万里《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 《鲁迅书信集·致钱玄同》:“即此一层,已足令敝人刮目相看,而猗欤羞哉,尚在其次也。”


猜你喜欢

  • 玉马

    源见“玉马朝周”。喻指贤臣。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四:“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清唐孙华《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玉马新朝去,铜驼故国怜。”【词语玉马】   汉语大词典:玉马

  • 朝阳凤

    同“朝阳鸣凤”。唐元稹《春蝉》诗:“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词语朝阳凤】   汉语大词典:朝阳凤

  • 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

    筌( ㄑㄩㄢˊ quán ):也作“荃”,用竹或草编制的捕鱼工具。 原指领会了微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语言可以忘掉;鱼捕到了手,渔具也可以忘掉。 意谓言语和渔具虽不可少,但毕竟只是手段,而领会精神实

  • 投辖

    辖(xiá侠):古代马车上的一种铜制零件,扁平长方形,上有辖首,是为固定车轮和车轴的位置而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投辖,把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典出《汉书·陈遵传》。陈遵,字孟公,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 毋多酌我

    源见“次公狂”。表示刚直不阿的气度秉性。宋刘辰翁《莺啼序.感怀》词:“休休莫莫,毋多酌我,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

  • 过犹不及

    过分和不及同样不得其正,谓作事须恰到好处。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个弟子谁更好一些。孔子说,子张的弱点是做事过头,超过了礼的标准;而子夏又过于拘谨,又常常达不到礼的要求。子贡说,这么说来,子

  • 银瓶绠绝

    同“银瓶已断丝绳汲”。宋陈恕可《水龙吟.白莲》词:“玉镜台空,银瓶绠绝,断魂何许?”

  • 还珠守

    源见“合浦珠还”。指清廉有政绩的地方官。守,太守。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词语还珠守】   汉语大词典:还珠守

  • 雀满门前

    同“雀罗门”。清吴兆骞《赠吴稚恭散骑》诗:“雀满门前翟氏悲,羊归陇上苏卿老。”

  • 芥舟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陆德明释文:“芥,小草也。”后因以“芥舟”比喻小船。唐太宗《小池赋》:“牵狭镜兮数寻,泛芥舟而已沉。”【词语芥舟】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