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次传来,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宋陈师道《送杨侍禁兼寄颜黄二公二首》之一:“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
同“孟尝泪”。唐无名氏《听琴》诗:“田文堕泪曲未终,子规啼血哀猿死。”
同“终南捷径”。宋刘克庄《六和实之春日》诗:“终南一径非常捷,自是吾徒问路蹉。”
借指翁婿。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 “你险把司天台失陷了文星空,把一个有对付的玉洁冰清烈火烘。” 参见:○冰清玉润见“冰清玉洁”。唐·杨炯《李怀州墓志铭》:“金多木少,孔文举之天骨;~,华子全之神彩
同“地下修文”。宋陆游《赠论命周云秀才》诗:“地下不作修文郎,天上亦为京兆尹。”见“地下修文”。【典源】 《太平御览》 卷八八三引晋·王隐《晋书》:“ (苏) 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
谓光明正直的人不做不可告人之事。语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明人不作暗事。你要得几钱?”元.吴昌龄《张天师》三折:“我为甚先吐了这招承的口词,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西游记》八四回:“我不是
同“时不我与”。曹靖华《飞花集.智慧开花烂如锦》:“忽而念及时不我待,只得像拉起一根‘葛条’,不顾首尾,匆匆割取眼前一段,以救燃眉之急了。”主谓 我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提醒人们要抓紧时间。曹
源见“六尺之孤”。谓受遗命辅佐幼主。《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偏正 受抚育未成年国君的嘱托。《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临大节而不挠。”△用于幼主。【词语六尺之托】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气味。此言交友互相投合之意。后用作友情契合之典,又引申为结拜兄弟之词。《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南朝梁.刘峻《
同“目牛无全”。前蜀贯休《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诗:“学徒梧有凤,律藏目无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