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经地纬

天经地纬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后以“天经地纬”指天地间理所当然的常道。晋左思《魏都赋》:“日不双丽,世不两帝。天经地纬,理有大归。”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作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并列 ①比喻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晋·左思《魏都赋》:“日不双丽,世不两帝,~,理有大归。”②以天地为法则、法度或道理来治理天下。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后主~,义冠人灵。”陶贞怀《天雨花》:“胸藏二酉书千卷,腹隐~深。”△常指正确的道理。


【词语天经地纬】  成语:天经地纬汉语词典:天经地纬

猜你喜欢

  • 张翰一杯酒

    同“张翰杯”。唐白居易《偶作》诗:“张翰一杯酒,荣期三乐歌。”【典源】《世说新语·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

  • 枕中术

    源见“枕中鸿宝”。指宝藏的秘术。唐于鹄《题服柏先生》诗:“仍闻枕中术,曾授汉 淮王。”【词语枕中术】   汉语大词典:枕中术

  • 树静风停

    源见“风木之悲”。比喻父母亡故,不得奉养。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三十八:“树静风停梦不成,枕函侧倚泪纵横。”

  • 纆牵长

    《战国策.韩策三》:段干越人谓新城君曰:“……王良弟子曰:‘马,千里之马也;服,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千里,何以?’(造父之弟子)曰:‘子纆牵长。故纆牵于事,万分之一也,而难千里之行。’今臣虽不肖,于秦

  • 娄公唾

    源见“唾面自干”。谓待人宽容忍让。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 面墙

    源见“不学面墙”。比喻不学无术,毫无见识。汉蔡邕《荐太尉董卓可相国》:“〔邕〕新来入朝,不更郎署,摄省文书,其犹面墙。”同“面壁”。唐唐彦谦《寄蒋二十四》诗:“禅门淡泊无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墙。”【词语

  • 耇造

    《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孙星衍疏:“言天不降下老成德之人,我则犹望鸣凤之不可闻也。”后以“耇造”指老成或老成之人。清姚鼐《家铁松中丞七十寿序》:“大臣蒙锡福而佐嘉谟者,又皆耇造之人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宋.李昉等辑《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

  • 黄公车盖

    黄公:汉代著名的清官黄霸。车盖;古代车上御风遮日的篷子。黄霸为人洞察事理、思维敏锐,熟悉法律。待人温和善良,谦让,知识面宽,善于领导下属官吏。在担任河南太守丞(佐官)时,处理公务合于法度,顺应民心,太

  • 担簦跨马

    源见“乘车戴笠”。簦,古代长柄笠。喻友人身份发生了变化。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为云为龙将翱翔,担簦跨马毋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