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芝、兰:俱香草名。芝,通“芷”。 好像进入种有芝兰的房间,时间久了也就不觉得芳香了。 比喻人受良好环境影响而逐渐与之同化。语出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宋书.颜延之传》:“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芬。”(芬:香。)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草本第三》:“‘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者,以其知入而不知出也,出而再入,则后来之香倍乎前矣。”


其他 好像进入盛开兰花的房间,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它的香味了。形容对美好的环境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孔子家语》6:“与善人居,~。”△多用于感染同化。→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如入芝兰之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涅而不淄


【词语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成语: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猜你喜欢

  • 清歌驻白云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美妙动听。宋黄庭坚《鹧鸪天》词:“与君更把长生碗,略为清歌驻白云。”

  • 墨子回车

    指墨子因为商朝都城名叫朝(zhāo招)歌(今河南淇县),早晨不是唱歌的时候。这个地名与他反对和卑视奢侈享乐的“非乐”主张不合,于是墨子掉转车子走了。后以此典比喻珍重名誉、恪守情操。墨子(约前468年—

  • 云胡不喜

    云:助词,无义。胡:怎么。 怎么不喜欢? 表示心中很喜欢。语出《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赵朴初《周总理画像题词》:“阴霾蔽天今净洗,恶草荒田今锄理,病树枯苗尽

  • 铜仙泪

    源见“金铜仙人”。喻指亡国之哀。宋赵文《莺啼序.春晚》词:“寸肠万恨,何人共说,十年暗洒铜仙泪,是当时、滴滴金盘露。”宋刘将孙《六州歌头.元夕和宜可》词:“波翻海,尘换世,铜仙泪,铁心娆。”

  • 潘岳舆

    同“潘舆”。清吴锡麒《水仙子.归兴》曲:“孟宗笋已雪中萌,潘岳舆能花下从。”

  • 动如参商

    参(shēn)、商,星宿名。两星此出彼没,两不相见,旧时常以参、商比喻兄弟不睦;或形容朋友间久别不遇。公元前541年,晋平公生病,郑简公派郑子产出使晋国,同时问候晋侯病情。晋大夫叔向向子产介绍晋平公病

  • 斩岸堙谿

    削低高岸,填平溪沟,以开辟道路。堙:填。谿:同“溪”。《吕氏春秋.权勋》:“中山之国,有仇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夙繇之君,将斩岸堙谿以迎钟。”

  • 一分筝音,二分琵琶

    唐.李肇《国史补》卷下:“于頔令客弹琴,其嫂知音,曰:‘三分中一分筝音,二分琵琶,绝无琴韵。’”唐.于顿嫂能知音通律,曾一次评论说:倘合奏之乐为三分音响,其中一分是筝音,二分是琵琶音,并无有琴的声韵。

  • 平泉草木

    唐.高骈《剧谈录》卷下“李相国宅”:“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有虚槛,前引泉水萦回,穿凿像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皆隐隐见云霞龙凤草树之形。……”又见宋.王谠《唐语林》卷七。此是

  • 坏宅

    源见“孔壁遗文”。指汉 鲁共王(一作鲁恭王)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事。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