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用刀切断。磋:用锉剉平。琢:用刀雕刻。磨:用物磨光。 像骨角经过切磋,像玉石经过琢磨。 比喻进修学问,砥砺品德。语出《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清.唐甄《潜书.耴善》:“此五贤者,孔门之隽也,亲承圣人之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亦甚勤矣。”史美圣《探微见大》(《光明日报》1993年7月2日):“蒋星煜年已古稀。最近他和一些戏曲研究学者一起赴台访问,为弘扬民族文化与同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进行广泛的学术探讨。”


其他 切、蹉、琢、磨,分别指雕刻骨器、象牙、翠玉、美玉时的精细加工。比喻共同学习探讨,互相研究讨论。《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褒义。多用于治学修身。也作“如切如磋”。


【词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成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汉语词典: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猜你喜欢

  • 卫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孔子字)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鲍庄子,即鲍牵,鲍叔牙的曾孙,春秋时齐国大夫。知,同智,智慧、智虑),葵犹能卫其足。’”春秋时,齐国大夫鲍牵,因揭发大夫庆克与灵公夫人私通

  • 玉班

    同“玉笋班”。明汤显祖《紫钗记.权嗔计贬》:“玉班丞相府,花事洛阳春。”

  • 孙康勤苦

    同“孙康映雪”。唐 慕幽《灯》诗:“孙康勤苦谁能念,少减馀光借与伊。”

  • 多垒

    ①比喻敌军压境。清顾炎武《感事》诗之七: “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 ②比喻寇敌频繁。宋王禹偁《平阳公主赞序》: “人心大归,兵势大振,卒见削平多垒,底定京师。” 参见:○四郊多垒【词语多垒】   

  • 蹻跖

    庄蹻与盗跖。历来被诬为古之大盗,故旧以“蹻跖”比喻盗贼,实为古代奴隶起义领袖。《宋书.顾恺之传》:“尔乃蹻跖横行、曾、原窘步。”曾:指孔子的学生曾参,字子舆,以孝著称。后世称为宗圣。原:即孔子的学生原

  • 吞爻

    同“吴士吞爻”。清吴伟业《赠学易友人吴燕馀》诗:“吞爻梦逐虞生放,端策占成屈子穷。”【词语吞爻】   汉语大词典:吞爻

  • 窃?

    《列子.说符》:“人有亡?(同“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也;颜色,窃?也;言语,窃?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他日而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者。”后以为目

  • 乘下泽

    同“乘下泽车”。宋陈慥《凌晨张司户惠诗次韵》之二:“短褐直甘乘下泽,异乡终胜赋《登楼》。”宋陆游《怀镜中故庐》诗:“从宦只思乘下泽,忤人常悔读《南华》。”

  • 斑衣

    源见“老莱娱亲”。谓身穿彩衣学婴儿戏耍以娱父母,表示尽心孝事双亲。亦借指孝子。《南史.张裕传》:“〔张嵊〕少敦孝行,年三十余,犹斑衣受稷杖。”唐钱起《小园招隐》诗:“斑衣在林巷,始觉无羁束。”【词语斑

  • 温八吟

    同“温八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敏捷》:“温庭筠烛下未曾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韵,一吟而已,故场中号为温八吟。”【词语温八吟】   汉语大词典:温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