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寒山诗

寒山诗

太平广记》卷五五《寒山子》:“寒山子者,不知其姓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为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出《仙传拾遗》。”

“寒山诗”是唐朝隐士寒山的作品,因诗意多咏山林幽隐之兴,故后以此用为咏山川景色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四《次韵范参政书怀》第二首:“掩关未必浑无事,拟遍寒山百首诗。”


猜你喜欢

  • 宣室前席

    宣室:未央宫(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长安故城内西南)正室。前席:人在坐席上渐渐前移。此典指汉文帝在未央宫宣室内听贾谊陈述,听得入神,在坐席上渐渐前移靠近。后以此典比喻君王不重视人才;或用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 瞎子摸象

    同”盲人摸象”。李劼人《天魔舞》二六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主谓 比喻观察事物以片面的观点来概括全面。《大般涅槃经》卷32载:相传有几个瞎子在抚摸大象的躯体,各人都

  • 不痴不聋

    《南史.庾仲文传》:“不痴不聋,不成姑公。”《资治通鉴.唐纪》代宗大历二年:郭子仪子暖,尚升平公主,尝与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走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

  • 明明赫赫

    《诗.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后以“明明赫赫”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军次实录》:“天上之日月风雷、雨雪寒暑,明明赫赫,不可胜述矣。”并列 形容光耀夺目,声

  • 谷口隐

    同“谷口耕”。宋梅尧臣《依韵武平忆玉晨馆》:“终寻谷口隐,郑子岂其卿。”【词语谷口隐】   汉语大词典:谷口隐

  • 晒腹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晋时习俗,在七月七日曝晒书籍及衣物。后以“晒腹”谓诗书尽在腹中,富有学问。宋刘筠《戊申年七夕五绝句》之四:“岂

  •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从我手里获得,又从我手里丢失。 表示成功失败,责任全在自己。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后多引作〔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南史.梁武帝诸子传.邵陵携

  • 何逊梅花

    同“何郎花”。宋陆游《一笑》诗:“莫愁艇子急冲雨,何逊梅花频倚阑。”

  • 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形容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语出《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飞至江州,破(刘)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苏文洋《古今联话

  • 僵李代桃

    同“将李代桃”。《聊斋志异.胭脂》:“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怨气。”《冷眼观》二八回:“遂密斩来使,行僵李代桃之计。”主谓 以李树代桃树受虫蛀。比喻代其受罪。指兄弟间互相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