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射潮

射潮

《群书类编故事》卷三《钱王射潮》:“梁开平四年,武肃王钱氏,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通江门之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因命强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于胥山,词既,而潮水避钱塘东击,西陵遂成堤岸。”事又见《宋史.河渠志七》、清.钱载《十国词话》。

这个故事说的是,五代时吴越王钱镠(音liú)筑捍海塘,怒潮汹涌,版筑不就。乃造竹箭三千枝,于叠雪楼命水犀军架强弩五百以射潮。潮头东趋西陵,遂定其基,以铁縆(音gēng,大绳)贯幢,用石键之而成塘。又建候潮、通江等城门,置龙山、浙江二闸,以遏江潮入河。

另后汉马援于广州海中,亦有“射潮”之事,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广州海中常有浪,三日连珠而起,声若雷轰,名三浪口。相传,旧有九口,马伏波(马援封伏波将军)射减其六,屈翁山有‘射潮歌’。”

后世所称“射潮”的典故一般多指钱镠事,常用以喻指雄心壮志或英勇壮举。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安得夫差水犀手(据《国语.越语上》记载说吴王夫差有著水犀皮的甲士亿——估计——有三千人),三千强弩射潮低。”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旗卷军牙,射潮弩发鲸鲵怕。”


【词语射潮】   汉语词典:射潮

猜你喜欢

  • 国香荀令

    源见“荀令香”。犹言国士荀彧。亦借以美称无双国士。唐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二:“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 房魏

    《新唐书.魏徵传》:“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房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徵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房魏,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与魏徵。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原作“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指人以职业不同而分别相聚,事物以种类不同而各自为群。后则泛指坏人互相勾结。《易经》上说,天在上尊贵,地在下卑贱,乾、坤两卦分别象征天地,即由此决定。天地之间,万物由卑下到高

  • 墟拘

    源见“井蛙”。谓孤居一隅,见闻不广。清赵翼《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始知天地大,到处有开辟。域中多墟拘,儒外有物格。”【词语墟拘】   汉语大词典:墟拘

  •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修治仁义礼乐的政教招徕他们。 古代儒家强调用“文德”招徕远人,而不诉诸武力。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北魏.高闾《请筑长城表》:“臣闻为

  • 蓬瀛

    源见“三神山”。指蓬莱和瀛洲。泛指仙境或胜境。唐钱起《卧疾答刘道士》诗:“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 瀛。”宋秦观《满庭芳》词:“渐酒空金榼,花困蓬 瀛。”【词语蓬瀛】   汉语大词典:蓬瀛

  • 西山拄颐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为官清高脱俗。宋苏轼《次韵钱穆父会饮》:“东门未祖道,西山空拄颐。逝将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 鹤归

    同“鹤归华表”。唐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千载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宋钱熙逸句:“鹤归已改新城郭,牛卧重寻旧墓田。”【词语鹤归】   汉语大词典:鹤归

  • 半部论语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赵匡义)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

  • 苍生望

    源见“东山再起”。指百姓的厚望。唐钱起《哭常徵君》诗:“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