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司空见惯”。宋晁补之《行香子.赠轻盈》词:“司空自惯,狂眼须惊。”
晋.张华《博物志》四:“尧时有屈轶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屈轶草是神话中的草,传说尧太平盛世之时,生长在宫庭前,倘佞人入朝,便弯曲而指向他,故又叫指佞草。后因以“屈轶指佞”用为识
源见“咏絮”。指如谢道韫那般的才女。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然微云夫婿,柳絮才媛,艳句风流,亦可谓倡随佳话矣。”【词语柳絮才媛】 成语:柳絮才媛汉语大词典:柳絮才媛
唐.孟郊《孟东野集》卷九《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孟诗之意是说年老方信佛,以求佛保祐,有临渴掘井之嫌。唐代佛教盛行,“抱佛脚”的说法遂传以为俗语。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王安石
源见“守株待兔”。比喻拘泥守旧,不知变通。宋岳珂《桯史.蠲毒圆》:“泾祖继先之绪余,株守不变,是以败云。”清程先贞《王北山约过闲园看花》诗:“裴徊忾我叹,拳缩悲株守。”【词语株守】 汉语大词典:株
源见“杖家”。古制,臣下满八十岁,可以扶杖登朝。谓寿高位尊。宋刘克庄《水龙吟.林中书生日》词:“地覆天翻,河清海浅,朱颜常驻。算给扶朝者,临雍拜者,下梢须做。”
《庄子.知北游》:“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
唐刘蜕《梓州兜率寺文冢铭序》:“文冢者,长沙刘蜕复愚为文不忍弃其草,聚而封之也。”后用为惜文的典故。宋苏轼《次前韵再送周正孺》:“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词语文冢】 汉语大词典:文冢
见〔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
质:朴实。文:文彩。野:粗野。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浮的意思。 朴实超过文彩就未免粗野,文彩超过朴实就未免虚浮。 古代儒家认为文质必须配合适当。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