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鸡舞镜

山鸡舞镜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曹操)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照)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韦仲将为之赋其事(“其事”,一本作“甚美”)。”

后因以“山鸡舞镜”比喻人顾影自怜或对镜顾盼。

北朝北周.庾信《镜赋》:“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前句即用此典。唐.李商隐《破镜》诗:“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舞罢时。”


主谓 野鸡对着镜子跳舞,自以为姿态优美。比喻自我陶醉或顾影自怜。语本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3:“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至死。”《镜花缘》20回:“丹桂岩~,碧梧岭孔雀开屏。”△贬义。用于自我欣赏的人物情操方面。→孤芳自赏孔雀开屏。也作“山鸡映水”、“山鸡照影”。


【典源】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今译】 山鸡很喜爱自己的羽毛,每当在水边照出自己的身影就起舞。魏武帝曹操时,南方有来进献山鸡的,曹操想让它鸣舞而不知怎么办。其子曹冲(字苍舒) 出主意教在它面前摆上大镜子,山鸡看见自己身形便舞蹈不休,终于累死了。

【释义】 后以此典咏镜; 或形容舞姿。

【典形】 山鸡舞、山鸡舞镜、山鸡照影、舞镜、舞山鸡、照山鸡、山鸡眩影、山鸡学舞、山鸡临清镜。

【示例】

〔山鸡舞〕 宋·苏轼《石镜》:“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山鸡舞镜〕 清·黄遵宪 《番客篇》:“山鸡爱舞镜,海燕贪栖梁。”

〔山鸡照影〕 宋·黄庭坚 《睡鸭》:“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舞镜〕 唐·白居易《鸡距笔赋》:“团扇或书,同舞镜之挥霍。”

〔舞山鸡〕 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之十三:“吹箫迎白鹤,照镜舞山鸡。”

〔照山鸡〕 唐·李商隐《破镜》:“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词语山鸡舞镜】  成语:山鸡舞镜汉语词典:山鸡舞镜

猜你喜欢

  • 贷监河粟

    源见“涸辙之鲋”。谓身处困境而乞援于吝于帮助的人。宋陆游《有感》诗:“贷监河粟元知误,乞尉迟钱更觉痴。”

  • 鵷鸿

    同“鸳鹭行”。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闻道鵷鸿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 马革还

    同“马革裹尸”。唐薛能《筹笔驿》诗:“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

  • 断鳌炼石

    源见“女娲补天”。指女娲断鳌足立四极与炼五色石补苍天。比喻力挽世运。明 许三阶《节侠记.忧国》:“断鳌炼石声名远,汉时吕雉诛夷惨,看你这虎噬鸱张怎保全?”

  • 不急之务

    暂时不急需办理的事物。孙和(事迹见前“爱日惜力”条)非常珍惜时光,反对士人以交游下棋为乐。他认为,一个人值得忧虑的是不能断绝情欲,如果真能断绝无益之欲以奉行德义之道,舍弃暂时不急需处理的事务而为建功立

  • 折柳

    “折柳”,或“折杨柳”是古代乐曲名,乐府诗题有《折杨柳》。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犹言行坐,躞蹀是小步行走的样子;座,同坐)吹长笛(行者和坐者都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 梦飞折翼

    源见“天门八翼”。谓为官常自警,不敢萌生异志。明 吾丘瑞《运甓记.家门始末》:“广南移镇受波涛,晨昏运甓,梦飞折翼。”

  • 子犯有言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子犯以璧授公子(重耳)曰:‘臣负羁线,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壁于河。”子犯,是晋公子重耳(晋

  • 雷门操布鼓

    同“持布鼓过雷门”。元许有壬《和傅汝砺寄来韵》之二:“不向雷门操布鼓,要从人海见珠宫。”

  • 任公言

    《庄子.山木》:“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太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粉粉翐翐(音fēn、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