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左右袒

左右袒

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周勃)复令郦寄(字况,与北军将领上将军吕禄为友)与典客(秦设置的官名,掌管诸侯及归义蛮夷等事宜)刘揭先说吕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这些都是诳骗吕禄放弃北军的话)吕禄以为郦兄(兄音kuàng,郦寄字)不欺己,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太尉行至。将军吕禄亦已解上将印去,太尉遂将北军。”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擅朝政,于是大封吕姓诸王,使其本家亲族控制了许多权力。“左右袒”的故事说的是,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为恢复刘氏政权,亲到吕禄控制的北军去夺取兵权的事。太尉先使纪通持符节假托君命,宣布北军归太尉统管;接着又令郦寄去说服吕禄,让他交权。吕交出军权后,太尉为察看并争取军心,以左袒或右袒为验,让军士表明拥刘还是拥吕,结果全军一致拥护刘氏。这样,周勃便执掌了北军的兵权。

“左右袒”,即左袒或右袒,以袒露左臂或右臂表示偏护支持一方。后因称偏护一方为“左袒”,两方都不偏护叫做“不为左右袒”。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积三四年,二成渐长,遂先为毕姻。二成妻臧姑,骄悍戾沓,尤倍于母。母或怒以色,则臧姑怒以声。二成又懦,不敢为左右袒。”


【词语左右袒】  成语:左右袒汉语词典:左右袒

猜你喜欢

  • 经传拱汉皇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河上)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敕诸王及大臣皆诵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公曰:‘道尊

  • 三神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又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 献雉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尹文子》(按:《尹文子》一书,旧题为周尹文所撰,一卷):“楚人握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凤凰,今始见矣!汝贩(贩卖)之乎?’请买,千金弗与,

  • 弃甲兕皮多

    源见“华元弃甲”。形容作战失败,损失辎重。清钱谦益《王师》诗之一:“弯弓蒲矢在,弃甲兕皮多。”

  • 堕马

    同“堕马髻”。南朝 梁沈约《江南曲》:“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簪。”唐李颀《缓歌行》:“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词语堕马】   汉语大词典:堕马

  • 高尚之舟

    源见“李郭同舟”。美称有声望者所乘之船。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仙飞有道,荣河泛高尚之舟;德验通神,灵策洞幽冥之境。”

  • 诲盗诲淫

    亦作“诲淫诲盗”。原为祸由自招的意思。《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意思是收藏财物不谨慎,就会招致坏人来偷盗;打扮得妖冶,就会引诱别人来狎玩。后多用以指引诱人去干盗窃淫邪等坏事。见“诲淫诲盗

  • 巡瑶水

    《文选》卷四十六南朝齐.王元长(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穆满八骏,如舞瑶水之阴。”唐.李善注引《穆天子传》曰:“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唐.刘良注:“瑶水,瑶池也。”瑶水,即瑶池,为古代神仙所

  • 听履

    源见“郑履”。指帝王亲近的重臣。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词语听履】   汉语大词典:听履

  • 郑图

    同“郑侠图”。清张英《赠螺浮黄门次龚合肥韵》:“亲见闾阎凋弊甚,郑图还与绘千村。”【词语郑图】   汉语大词典: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