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异书

异书

袁山松《汉书》:“王充作《论衡》,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东汉蔡邕对《论衡》评价甚高秘藏之,后有人称之为“异书”。后以“异书”称颂名著。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一:“我见异人,且得异书。挟书从人,何适不娱。”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四《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二首》其二:“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


【词语异书】   汉语词典:异书

猜你喜欢

  •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同“老龟祸枯桑”。《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将画眉给还沈昱,又给了批回,放回原籍,将李吉押发市曹斩首。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词语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成语:老龟煮不烂,移祸于

  • 萧朱结绶

    萧朱:指西汉人萧育与朱博。结绶:结印绶,比喻互相推荐而同显荣于世。萧育字次君,是萧望之的儿子,他为人严峻威猛,屡次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很少得到升迁。年轻时,萧育和陈咸、朱博是好友。过去有王阳、贡公互相

  • 金钗十二行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卷二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梁武帝咏莫愁女的《河中之水歌》中,有“头上金钗十二行”之语。后常借以咏歌妓

  • 笑里藏刀

    《新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旧唐书.李义府》传亦载,“笑中刀”作“笑中有刀”,“人猫”

  • 梅花处士

    同“孤山处士”。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四五:“牡丹绝色三春暖,岂是梅花处士妻?”【词语梅花处士】  成语:梅花处士汉语大词典:梅花处士

  • 许由挂瓢

    亦作“许由一瓢”。尧时高士许由以多一瓢为烦扰而丢弃的故事。汉代蔡邕《琴操.箕山操》“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

  •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比喻为同类的死亡或不幸而感到悲伤。语出《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叨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四海尽为兄弟,何况更同臭味!”《水浒全传》二八回:“我和你是一般犯罪的入,特地报你知道。岂不闻‘兔死狐悲,物伤其

  • 浔阳司马

    源见“司马青衫”。指白居易。也借指身处逆境的人。宋晁补之《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

  • 媟黩

    狎玩。《汉书.枚乘传》:“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为赋颂,好嫚戏,以故得媟黩贵幸。”皋:枚皋。西汉文学家枚乘的儿予。【词语媟黩】   汉语大词典:媟黩

  • 死灰再燃

    同“死灰复燃”。宋苏辙《谢复官表》之一:“时雨既至,靡物不蒙。遂使死灰再燃,朽骨重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