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异军突起

异军突起

此典指秦末东阳(治所今江苏盱眙〔xūyí虚一〕县东南)青年聚集几千人起军,标新立异,头包青布,突然成为一股新生力量。后比喻新生事物或新生力量的突然出现。秦末,各地起义,反抗秦朝。陈婴这个人,原是东阳县令的秘书,住在县城,素来诚实谨慎,人们称他是忠厚老实人。东阳县的青年人起义杀死县令,聚集几千人,想推举头领,没有适当人,就敦请陈婴来担任。陈婴以没有才能为借口来辞谢,于是大家就强立陈婴为首领,县里继续跟随起义的有两万人。青年们想拥立陈婴称王,用青布包头,标明他们是新起之军队。陈婴则听从母亲的劝告,不敢称王,并劝部下归附项梁。众人认为言之有理,遂归附项梁率领。此典又作“异军特起”。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298页:“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县令手下书吏,如今秘书),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zhǎng掌)者(忠厚老实人)。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用青色包布裹头作标记)特起。”

【例句】:

清末民初·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傅弘烈传·论》:“弘烈异军特起,又与莽依图相失,势孤,遂困于承荫。” 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武昌树帜,余在沪渎,值先烈陈英士先生异军突起。”


见“异军特起”。张贤亮《小说中国》:“原来毫不起眼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却~,大步向前崛起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


【词语异军突起】  成语:异军突起汉语词典:异军突起

猜你喜欢

  • 拒谏饰非

    指拒绝劝谏,掩饰过错。荀卿认为,臣下的过错在于不象正直的臣下那样尊敬君主,安定国家,崇尚人才,提倡信义,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拒绝批评,掩饰过错,阿附君主。这样的话,国家就一定遭殃。【出典】:《荀子·成相

  • 掘蛊

    《汉书.江充传》载:汉武帝患病,江充说是巫蛊为祟,并预埋桐木于太子宫地下,然后掘起,以诬陷戾太子。后以“掘蛊”为诬陷帝位继承人的典故。唐刘肃《大唐新书.褒赐》:“天后致投杼之疑,中宗忧掘蛊之变。”《旧

  • 谈天客

    源见“邹衍谈天”。指雄才善辩的人。清曾国藩《洲岷樵》诗:“因君寄语谈天客,狂夫小言或微中。”

  • 舌耕

    宋.晁载之《续谈助》卷一引《洞冥记》:“黄安,代郡人也,早自卑猥,不处人间,执鞭荆而欲书,乃画地以记其数;一夕,地成池。时人曰:‘黄安舌耕。’”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后汉”:“(贾逵)门徒来学,

  • 薇歌

    源见“采薇”。指重义励节的《采薇》之歌。金段成己《蒲州八咏.首阳晴雪》:“《薇歌》一曲对西山,万古清愁老翠峦。”【词语薇歌】   汉语大词典:薇歌

  • 雷雨发萌芽

    《周易.解卦》:“彖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彖,音tuàn,断也,断定一卦之义。《周易.解卦》中有天有雷雨,草木万物得惠,亦

  • 纳隍之虑

    同“纳隍之志”。唐陆贽《论淮西管内水损处请同诸道遣宣慰使状》:“傥宏善救之心,当轸纳隍之虑。”

  • 玉堂金马

    《汉书.扬雄传下》:扬雄《解嘲》其辞曰:“今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东汉.应劭注:“金门,金马门也。”晋.晋灼注:“《黄图》有大玉堂、小玉堂殿也。”金马,即金马

  • 温室秘

    源见“温室树”。谓宫禁中事。唐沈佺期《酬杨给事兼见赠台中》诗:“温室秘,籍向琐闱通。”

  • 汉仪

    同“汉官仪”。唐李白《赠张相镐》诗:“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明高启《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词语汉仪】   汉语大词典: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