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仪诈割地

张仪诈割地

指张仪欺骗楚怀王,只要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绝交,秦(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可割地通婚。后以此典比喻用权谋机诈欺骗对方。战国时,秦国想要攻打齐国,当时齐、楚两国合纵南北联盟,于是秦惠文王派张仪到楚国去当相国。楚怀王听到张仪来了,空出上等宾馆,亲自送他住宿。说道:“这里是偏僻鄙陋的国度,您用什么指教我?”张仪游说楚怀王道:“大王如果能听取我的意见,对齐国废除盟约,断绝往来,我就请求秦惠文王献给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於(今河南西峡县地)一带之土地六百里,派秦国女子成为大王的姬妾,秦、楚两国嫁女娶妇,互通婚姻,永久结为兄弟盟邦。这是北面削弱齐国而西面有益于秦国,没有比这更有利的计策了。”楚怀王十分高兴地应允了他。就把相印授给张仪,还丰厚地馈赠他。于是跟齐国废约断交。齐王大怒,折断了符节并委曲地结交秦国。秦、齐两国建交后,张仪才去上朝,对楚国使者说:“我有封地六里,愿意献给楚怀王。”楚国使者说:“我接受国王的命令,来接受商、於之土地六百里,没有听说是六里。”回国报告楚怀王,楚怀王大怒,要出兵攻打秦国。此典又作“无地与怀王”、“张仪诈”、“六里听张仪”。

【出典】:

史记》卷70《张仪列传》2287、2288页:“秦欲伐齐,齐、楚从(zōng纵,南北向,此指齐、楚北南联盟,合从抗秦)亲,于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熊槐,后被骗入秦,死在秦国)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留宿)之。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拿簸箕、扫帚做洒扫事的妻子),秦、楚聚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于此者。’楚王大说(通“悦”)而许之。”“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lù路,赠送财物)之。于是闭关绝约于齐。”“齐王大怒,折节(折断符节凭证)而下秦。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

【例句】:

唐·杜牧《题青云馆》:“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唐·李商隐《商于》:“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清·黄遵宪《和沈子培同年》:“缥缈三山信徐市,横纵六里听张仪。”


【典源】《史记·张仪列传》:“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 (悦) 而许之。……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于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亦载。

【今译】 战国时秦国想攻打齐国,齐楚两国交好,于是秦派张仪去楚国做官,楚怀王听说张仪来,招待他住在待贵宾的上舍,说:“我这偏僻的小国,您有什么可教导我的?”张仪怂恿楚王说:“大王能听我的,就与齐国断交,秦可以把商、于的地方六百里割给楚,并让秦女嫁给大王为姬妾,秦楚互相通婚联盟,这可以削弱齐而有益秦,没有比这再好的计策了。”楚王很高兴,答应了他,任命张仪为楚相,重重赏赐他。于是与齐国绝交。齐王见楚国断交,大怒,转而向秦国求好,秦齐建立联盟。张仪回秦后,即称病不出,直到秦齐缔交,才上朝,对来割地的楚使者说:“我有自己的食邑六里,可以献给楚王。”楚使者说:“我受大王命令,是来交割商、于之地六百里,没听说六里。”

【释义】 后以此典指施行权谋机诈,欺骗对方。

【典形】六里听张仪、商于六里、无地与怀王、张仪诈、信张仪。

【示例】

〔六里听张仪〕 清·黄遵宪《和沈子培同年》:“缥缈三山信徐市,横纵六里听张仪。”

〔商于六里〕 唐·温庭筠《四皓》:“商于六里便成功,一寸沉机万古同。”

〔无地与怀王〕 唐·杜牧《题青云馆》:“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张仪诈〕 唐·李商隐《商于》:“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猜你喜欢

  • 彩凤书

    同“凤书”。唐吴融《禁直偶书》诗:“敢期林上灵乌语,贪草云间彩凤书。”

  • 乘鸾侣

    源见“乘鸾”。喻指佳偶。清方文《赠吴薗次》诗:“何须更觅乘鸾侣,花下吹箫本自仙。”

  • 折齿

    源见“投梭折齿”。指调戏妇女被拒受惩。唐韩偓《〈香奁集〉序》:“麄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之惭。”清 葆光子《物妖志.琴瑟琵琶》:“逾墙已成,折齿唯命。”【词语折齿】   汉语大词典:折齿

  • 为山止篑

    源见“功亏一篑”。谓功败垂成。《北齐书.神武帝下》:“为山止篑,相为惜之。”主谓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北齐书·神武帝纪下》:“~,相为惜之。”△贬义

  • 取青妃白

    唐.柳宗元《柳先生集.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妃白,肥皮厚肉,柔筋脆骨,而以为辞者之读之也,其大笑固宜。”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主张为文要博采众长,自铸伟文,反对盲目崇古和模仿剽窃。

  • 随车夏雨

    同“随车甘雨”。清钱谦益《陕西道监察御史蒋允仪父弘宪原任户部贵州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加赠奉直大夫制》:“赈凶灾则随车夏雨,诚感人穷。”见“随车致雨”。清·钱谦益《陕西道监察御史蒋允仪父弘宪加赠奉直大夫

  • 折梅花

    源见“陆凯传情”。指怀念远方友人。元 吴西逸《寿阳春.四时》曲:“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

  • 玉树金兰

    见“玉树芝兰”。《廿载繁华梦》:“那田姐年纪约廿五六岁,九姨太实在喜欢她,虽然是个梳傭,实在像~,作姐妹一般看待了。”

  • 江边解佩人

    同“解佩游女”。清毛奇龄《采莲曲》:“亦有江边解佩人,兰桡桂楫傍江春。”

  • 渭滨器

    同“渭滨叟”。唐储光羲《哥舒大夫颂德》诗:“超超渭滨器,落落山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