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强作解人

强作解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晋时阮裕为谢安讲解战国公孙龙的《白马论》,谢因不解一再提问,阮叹息能理解《白马论》的人都没有。后以“强作解人”形容不明真义而妄发议论。


谓宾 硬将自己装作了解真实意义的人。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裕)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贬义。用以写不知真意而妄发议论的行为。


【词语强作解人】  成语:强作解人汉语词典:强作解人

猜你喜欢

  • 舞影鸾孤

    同“舞鉴孤鸾”。宋岳珂《酹江月》词:“舞影鸾孤,绕心蝶倦,占断春消息。月明十里,坐中还记曾识。”

  • 杀李园

    《战国策.楚策.四》:“(朱英)曰:‘君(指楚国春申君黄歇)先仕臣为郎中,君王(指楚王)崩,李园先入,臣请为君?(音chōng刺杀之义)其胸杀之,此所谓无佞之人也。’”战国时,楚国春申君的门客李园,先

  • 唾面自干

    比喻逆来顺受,受到侮辱也不加以反抗。亦称“唾面勿拭”、“师德唾面”、“干汝唾”。见唐娄师德之事迹。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进士出身。上元初(674年)曾为监察御史,

  • 长堤帆影

    源见“锦帆天子”。指隋炀帝巡游。清 龙埰《芜城怀古》诗:“长堤帆影三千女,明月箫声廿四桥。”

  • 千里犹面

    虽相隔千里,却如对面而谈。形容传达者或书信能够真实、诚挚地表达托付人或书写者的意思。为唐高祖李渊对房玄龄的赞赏。房玄龄(579-648年),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临淄)人。隋末举进士,任隰(xí席)城

  • 兼听则明,偏听则蔽

    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三国演义》83回:“古云:‘~。’望陛下察之。”

  • 李涉遇盗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九:“李博士涉,……至皖之西,忽逢大风,破其征帆,数十人皆持兵仗而问:‘是何人?’从者曰:‘李博士船也。’其中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吾辈不须剽他金帛,闻其诗名日久,但希一篇,金

  • 心心相印

    《黄蘖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应心,心心不异。”佛教因以“心心相印”谓不依赖言语,以心互相印证佛理。唐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

  • 尸归马革

    源见“马革裹尸”。谓忠勇报国,效死沙场。清张问陶《无题》诗之三:“尸归马革恩终负,雪冷靴刀鬼不雄。”

  • 锦缆龙舟

    源见“锦帆天子”。指隋炀帝巡游江都事。感叹帝王穷极侈靡,专事逸乐,以致覆国亡身。宋周邦彦《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词:“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