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梁刺股

悬梁刺股

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载:汉人孙敬,字文宝,晨夕闭门苦读,时人称他“闭户先生”。他还“以绳系头悬屋梁”,以警示疲倦打瞌睡。因家贫,曾编杨柳为简抄书。孙敬后来成为大儒。又《战国策.秦策一》载:战国时苏秦好学,为钻研《太公阴符》,他深夜不睡,“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因以“悬梁刺股”为刻苦读书学习之典。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见“悬头刺股”。明·徐霖《绣襦记·剔目劝学》:“岂不闻古之人~,以志于学。”


【典源】《战国策·秦一》:“ (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 《史记》 曰:“苏秦,洛阳人,与魏人张仪同师事鬼谷先生。读书至睡,秦辄引锥刺股,血流至踝。”又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曰:“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常闭户,号为闭户先生。”

【今译】 战国时苏秦夜间读书,苦心揣摩诵读,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大腿,血一直流到脚上。汉代孙敬好学,将头发系住悬在屋梁上,防止打瞌睡,用来督促自己。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人刻苦攻读。

【典形】 刺股、刺股悬头、梁悬、悬梁、悬头苦学、锥钝股多坑。

【示例】

〔刺股〕 宋· 王安石《酬慕客员外》:“吹毛未识腰间剑,刺股犹藏袖里锥。”

〔刺股悬头〕 元· 武汉臣 《生金阁》:“想刺股悬头去读书,则我这当也波初。”

〔梁悬〕 南朝梁·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时坐睡而梁悬,栽枝梧而锥握。”

〔悬梁〕 明·汤显祖《牡丹亭》:“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

〔悬头苦学〕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词语悬梁刺股】  成语:悬梁刺股汉语词典:悬梁刺股

猜你喜欢

  • 北门之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杜预注:“管,钥也。”后以指称军事要地或守御重任。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初登南郑之坛,

  • 尧庭草

    源见“指佞草”。传说中能识别奸佞的草。唐崔涂《寄舅》诗:“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 文武全才

    文才武功样样具备。形容才能杰出而全面。出自五代时人和凝的事迹。和凝(896-955年)字成绩,汶阳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北)人。十七岁举明经,十九岁登进士第,后为后梁滑州节度使贺瑰幕僚。贺瑰与后唐庄宗李存

  • 拔群出萃

    高出众人。多指才能。《晋书.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群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见“出类拔萃”。【词语拔群出萃】  成语:拔群出萃汉语大词典:拔群出萃

  • 庄舄哀

    源见“庄舄越吟”。喻指思故国的哀愁。明徐祯卿《送友人还吴》诗:“坐下杨朱泪,吟为庄舄哀。”

  • 郭最非雄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齐庄公期,指殖绰、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然臣不敏,平阴之役,先二子鸣。’”晋.杜预注:“十八年,晋伐齐,及平阴。州绰获殖绰、郭最。故自比于鸡

  • 青囊卖卜

    源见“青囊书”。指道士、逸人行世。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诗:“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

  • 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长于段,而玄龄善谋相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唐太宗时,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共掌朝政,房氏善谋

  • 麒麟作脯

    晋.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廚,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擘脯行之如柏灵,云是麟脯也。”仙

  • 开祝网恩

    源见“网开三面”。比喻赦罪受恩惠。唐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免其衅鼓之戮,仍开祝网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