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扬觯

扬觯

礼记.檀弓下》:“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音zhì,古代一种酒器)。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也。’至于今,即献毕,斯扬觯,属之‘杜举’。”

春秋时候,晋国功臣荀盈死了,未行葬礼,晋平公却在宫中饮酒作乐。厨师杜蒉认为这是违背礼仪的,便用罚酒的方式,向平公讽谏。杜蒉上堂斟酒三杯,一杯请太师师旷喝了,第二杯又请近臣李调饮下,第三杯酒自己面北而跪,一饮而尽,然后快步走下堂去。平公莫名其妙,便把杜蒉叫回来,问他这样做有什么用意?杜蒉说,但逢忌辰,不当奏乐,荀盈刚死,尤其不应该。师旷身为乐师,不告知君王;李调身为近臣,又不谏正,这都是失职行为,所以要各罚酒一杯。平公又问,你自己饮一杯是什么意思呢?杜蒉说,我身为厨师,却越职去干涉君王的事,故自罚酒一杯。平公听了,说道:“这样说来,我也有过失,把酒斟满,也当罚我一杯!”杜蒉洗净杯子斟满酒,高高举起,递给平公。平公举着酒杯,对大家说:“如果我死后,请不要扔掉这个酒杯!让后世作为鉴戒吧!”从此以后,凡享宴敬酒,总要举起酒杯,称为“杜举”。后因以“扬觯”、“杜举”为规君停乐,罚酒讽谏的典故,也以“杜举”称宴饮干杯。

周书.武帝纪》:“苌弘表昆吾之稔,杜蒉有扬觯之文。”唐.裴度《黄目樽赋》:“自合礼于宗彝,匪齐名于杜举。”


【词语扬觯】   汉语词典:扬觯

猜你喜欢

  • 雪似盐

    源见“咏絮”。以盐比雪,咏雪佳喻。唐李贺《马诗》之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 膏粱

    借指富贵人家。《红楼梦》第一回: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 ○膏梁文绣【词语膏粱】   汉语大词典:膏粱

  • 固壁清野

    固壁,谓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谓转移人口、物资,使敌无所获取。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城各自保,固壁清野。”参见“坚壁清野”。见“坚壁清

  • 经纶

    《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于物。”本指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后比喻筹画治理国家大事。《礼记.中庸》:“唯天

  • 铜头铁额

    谓身体强壮,勇猛凶悍。唐司空图《灵台三官堂》: “铜头铁额,自刻角而摧牙。” ●《史记·五帝本纪》: “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张守节正义引 《龙鱼河图》: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

  • 玉步

    《国语.周语中》:“改玉改行。”韦昭注:“玉,佩玉,所以节步行也。”后因称合乎礼法的行步为“玉步”。《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思玉步于凤墀,想金声于鸾阙。”【词语玉步】   汉语大词典:玉步

  • 敦牂

    十二支中“午”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ㄗㄤ zāng 赃)。”【词语敦牂】   汉语大词典:敦牂

  • 旧青毡

    同“青毡故物”。唐杜甫《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诗:“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 歃血结盟

    见“歃血为盟”。《清史演义》:“当下杀牛宰豕,~,誓使异姓弟兄,大有桃园结义、梁山泊结盟的气象。”

  • 楚萍

    源见“楚江萍”。指吉祥之物。唐苏味道《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诗:“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亦指甘美的水果。唐杜甫《独坐》诗之一:“暖老思燕玉,充饥忆楚萍。”【词语楚萍】   汉语大词典: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