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拾尘之戒

拾尘之戒

源见“拾尘”。指知人不易,不可轻疑。《旧唐书.韦处原传》:“盖曾参有投杼之疑,先师有拾尘之戒。”


猜你喜欢

  • 丰山钟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物有自然感应而不可为也。”后因以“丰山钟”谓事物的自然感应。清朱彝尊《赠田学使》诗:“毋言道修阻,明月

  • 宓贱弹琴

    同“宓子弹琴”。唐李瀚《蒙求》:“巫马戴星,宓贱弹琴。”【词语宓贱弹琴】   汉语大词典:宓贱弹琴

  • 羹污朝衣

    《后汉书.刘宽传》:“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又“宽尝行,有人

  • 画龙不成反为狗

    同“画虎不成反类狗”。《后汉书.孔僖传》:“〔僖与崔骃〕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见“画虎不成反类狗”。《后汉书·儒林传上·孔僖》:“(僖与

  • 对屠门而大嚼

    见“过屠门而大嚼”。【词语对屠门而大嚼】  成语:对屠门而大嚼汉语大词典:对屠门而大嚼

  • 芒屩易米

    《太平广记》卷二〇二《朱桃椎》:“朱桃椎,蜀人也。澹泊无为,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沈浮人间。……织芒屐,置之於路。见者皆曰:朱居士之屩也。为鬻取米。置之本处,桃椎至夕取之,终不见人。”唐.蜀人朱桃椎,为

  • 鹿门隐

    源见“鹿门采药”。谓隐居鹿门。元刘永之《行路难》诗:“庞公鹿门隐,马生乡曲居。”

  • 王俭芙蓉府

    同“王俭府”。清袁枚《寄西川方伯徐芷亭同年五十四韵》:“王俭芙蓉府,徐陵玳瑁筵。”

  • 蛇雀之报

    源见“隋侯之珠”、“黄雀报”。谓知恩图报。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偏正 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玉环报恩。据《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

  • 流汗浃背

    ㄌㄧㄡˊ ㄏㄢˋ ㄐㄧㄚ ㄅㄟˋ liú hàn jiā bèi 486 ① 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宋无名氏《青琐后集》:“每延英奏对,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