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白首同归”。指同时而死。《红楼梦》六四回:“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词语同归】 汉语大词典:同归
同“赠虔刀”。唐李白《赠华州王司士》诗:“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词语赠宝刀】 汉语大词典:赠宝刀
源见“杞人忧天”。借指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词语天忧】 汉语大词典:天忧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后以“牵羊把茅”表示降服的典故。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尽顺天
同“沐猴而冠”。元无名氏《延安府》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见“沐猴而冠”。明·无名氏《十探子》2折:“你这等人,乃~之辈,马牛襟裾之材。”【词语沐猴衣冠】 成语:沐猴衣冠汉
源见“乞墦”。谓忍辱含垢乞求施舍。宋陆游《赠丐士》诗:“尚能忍耻墦间祭,安用追惭饭后钟?”
同“乘风破浪”。唐张九龄《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诗:“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源见“箧中书”。谓遭诽谤者的诬陷攻讦。唐陈子昂《答韩使同在边》诗:“但蒙魏侯重,不受谤臣诬。”
源见“麒麟儿”。祝贺男子寿诞。宋王之道《水调歌头.张文伯生日》词:“共庆当年此际,曾见天麟协梦,华阀挂蓬桑。”
原作鼓旗相当,古代军队用旗鼓发号施令,故称两军对垒时为旗鼓相当。后用以比喻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建武三年(27年),割据甘肃的隗嚣向光武帝刘秀上书称臣,当时光武帝致力于平定关东各地,尚无余力进攻盘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