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揠(yà),拔起。长(zhǎng)。揠苗助长,比喻不考虑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孟子在谈到他自己的浩然之气时说,要培养这种浩然之气,一定要使自己的各种活动自然合乎道义,而不要故意做作。每时每刻都不要忘记养气的事,但也不要不按它的规律去加速成长。因为有时这种帮助反而坏事。为此,他举了一个揠苗助长的例子。他说,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苗拔高的人,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中,对家中人说,今天简直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早就干枯了。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例句】:

宋·吕本中《紫微杂说》:“学问功夫,全在浃洽涵养蕴蓄之久,左右采择,一旦冰释理顺,自然逢源矣,非如人强袭取之,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连动 揠,拔。把苗拔得高些,帮助它成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国粹与欧化》:“正如一颗小小的稻或麦的种子,里面原自含有长成一株稻、或麦的能力,所需要的只是自然的养护,倘加以宋人的~,便反不免要使他‘苗则槁矣’了。”※揠,不读作yǎn;长,不读作cháng。△贬义。多用于工作或学习方面。 →欲速不达 ↔因势利导瓜熟蒂落。也作“拔苗助长”。


【词语揠苗助长】  成语:揠苗助长汉语词典:揠苗助长

猜你喜欢

  • 康成婢子

    同“郑玄家婢”。清李渔《慎鸾交.弃旧》:“我若不中探花呵,漫道是飞琼在天,英 皇不全,则这康成婢子也无由见。”

  • 膝非佞人枕

    《三国志.魏书.苏则传》:“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尝枕则膝卧,则推之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苏则为人正直,因不满董

  •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浑:简直。 由于在此久住,黄莺简直跟我熟识了,当我离开此地时,它也频频发出难舍的叫声。 极写依依惜别之情。语出唐.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

  • 绣虎

    《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宋曾慥《类说》四)。绣,谓其词华隽美;虎,谓其才气雄杰。言曹植诗文文采华美而风骨遒劲。后推及其他好文章。陈旅《院中再和伯修韵》:“毡城家拜银麕赐,棘院人争绣虎

  • 梦大槐

    同“梦槐安”。明徐渭《洞岩入鳖口有石枰石桥及石池诸景》诗:“星河作影当归路,疑是淳于梦大槐。”

  • 大鹏飞

    源见“鲲鹏展翅”。谓气势浩大。唐李峤《海》诗:“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 蝶粉蜂黄都退了

    蝶粉:蝴蝶翅上的粉屑。蜂黄:蜂身上的黄粉。 据《鹤林玉露》卷一四云:“杨东山言道藏经云,蝶交则粉退,蜂交则黄退。” 因用以比喻妇女已婚。语出宋.周邦彦《满江红》:“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

  •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指秋季。秋有三月,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故称三秋。桂子:桂花。 形容杭州西湖湖山景物之美。语出宋.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

  • 高掌远蹠

    源见“巨灵擘山”。比喻非凡的开拓气魄。梁启超《托辣斯与帝国主义之关系》:“今也以高掌远蹠之概,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并列 传说华岳本为一山,河神手擘脚踢,将其分开为二,以通河流。后因以比喻规模巨大

  • 枯桐

    源见“焦尾琴”。借指良琴。唐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源见“桐鱼”。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宋苏轼《奉敕祭西太乙和韩川韵》之三:“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词语枯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