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李周翰注:“言操置发丘中郎、摸金校尉之官,所过皆破坏冢墓,以取金宝,而露其骸骨也。”因以“摸金校尉”为诋毁曹操之典。亦借以指贪官暴政。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宋严有翼诋东坡诗:‘误以葱为韭,以长桑君仓公,以摸金校尉为摸金郎中。’”清 杨潮观《下江南曹彬誓众》:“更摸金校尉去遍墟丘,可也庾信悲哀泪更流。”


偏正 古代的武官。转指专门掠夺索取财物的官员。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又持置发丘中郎将、~,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贬义。多用于贪官。


【典源】《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 (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亦载。

【今译】 汉末,陈琳在为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中写道: 梁孝王乃汉景帝同胞兄弟,对其陵墓应肃穆恭敬。然而曹操却率领将士,亲临掘墓,破棺暴尸,掠夺其中的金银财宝,至使天子为之哀泣,吏民为之悲伤。曹操还特别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专营盗墓勾当,所过坟墓,无不毁坏,尸骨暴露。

【释义】 后以此典指贪官暴政;或指,盗坟掘墓之人。

【典形】 发邱摸金、发丘中郎、摸金、摸金使者、摸金校尉、校尉金、

【示例】

〔发邱摸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发邱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辞书衅, 皦然露骨矣。”

〔发丘中郎〕 清·顾炎武《岁九月虏令伐我墓柏》:“发丘中郎来,符牒百道声如雷。”

〔摸金〕 宋·苏轼《有言郡东北荆山下》之二:“纵令司马能石, 奈有中郎解摸金。”

〔摸金使者〕 清 · 沈钦圻 《后咏史》:“摸金使者征求遍,指鹿元臣炀蔽多。”

〔摸金校尉〕 清·杨潮观《下江南曹彬誓众》:“更摸金校尉去遍墟丘,可也庾信悲哀泪更流。”

〔校尉金〕 宋·黄庭坚《次韵几复答予》:“不取丁仪米,疑成校尉金。”


【词语摸金校尉】  成语:摸金校尉汉语词典:摸金校尉

猜你喜欢

  • 阚如虓虎

    阚( ㄏㄢˇ hǎn )如:犹“阚然”。虎怒的样子。虓( ㄒㄧㄠ xiāo ):虎叫。 吼声震天如猛虎。 比喻军威之盛。语出《诗.大雅.常武》:“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唐.

  • 普天同庆

    原为“溥天同庆”。天下人一同庆祝。多指与国家、人民相关的盛大喜庆之事。郭淮(?-255年),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阳曲县)人。汉献帝建安中,举孝廉,除平原府丞,入魏,文帝曹丕时为镇西长史,雍州刺史,

  • 钩心斗角

    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本指建筑物结构错综交叉、精巧工致。后亦形容诗文布局结构精巧工致、回环错落。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咏物诗》:“近时

  • 风瓢

    源见“许由瓢”。形容隐居傲世。唐罗隐《许由庙》诗:“高挂风瓢濯汉滨,土阶三尺愧清尘。”【词语风瓢】   汉语大词典:风瓢

  • 巫山雨

    同“巫山云雨”。南朝 梁萧纲《咏风》诗:“已拂巫山雨,何用卷寒灰?”【词语巫山雨】   汉语大词典:巫山雨

  • 八柄

    《周礼.天官.太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贪;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八柄,即爵、

  • 和凤

    源见“卜凤”。称后妃伴随君主。唐王勃《乾元殿颂序》:“芝庭揖训,远清和凤之仪;兰珮承风,竞峻当熊之节。”【词语和凤】   汉语大词典:和凤

  • 弃其旧而新是谋

    见〔舍其旧而新是谋〕。

  • 仙掌露

    同“金茎露”。唐杨师道《初秋夜坐应诏》诗:“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溥。”【词语仙掌露】   汉语大词典:仙掌露

  • 文园渴

    同“文园病”。明李东阳《走笔次成国病中见寄韵》:“嗟予亦抱文园渴,漫倚高歌到夕阳。”【词语文园渴】   汉语大词典:文园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