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无备:没有准备。不意:意想不到。 趁敌方没有准备发动进攻,行动出乎敌方意料之外。 形容用兵作战,出奇制胜。语出《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第九》:“敌欲固守,攻其无备;敌欲兴阵,出其不意。”《三国志.吴志.孙静传》:“(王)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查渎南去此数十里,而道之要径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三国演义》五六回:“虚名取川,实取荆州。等主公出城劳军,乘势拿下,杀入城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亦引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后汉书.庞参传》:“参上书曰:‘……然后蓄精锐,乘懈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边人之仇报,奔北之耻雪矣。’”也单引〔出其不意〕。《南史.梁武帝诸子传.邵陵携王纶》:“将军赵伯超请从径路直指钟山,出其不意,纶从之。众军奄至,贼徒大骇。”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三.余樵隐》:“余玠不知事君之礼,帅蜀无功,陛下何不出其不意召之?”


其他 趁敌方没有防备发动进攻,行动出乎对方意料之外。语出《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三国演义》56回:“虚名取川,实取荆州。等主公出城劳军,乘势拿下,杀入城来,‘~’也。”△褒义。用于描写战术。


【词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成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汉语词典: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猜你喜欢

  • 三相张家

    《新唐书.张嘉贞传.张弘靖》:“先第在东都思顺里,盛丽甲当时,历五世无所增葺(qì修补房屋),时号‘三相张家’云。”唐玄宗时用张嘉贞为相,德宗时用张延赏为相,宪宗时用张弘靖为相。三人都是张姓又都任职宰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前一个“老”:尊敬。前一个“幼”:爱护。 尊敬自己家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子女。 表示推己及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季梁犹在,强楚挫谋

    《左传.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闲也。汉东之国,随为

  • 巢毁卵破

    比喻父母得祸,株连到子女。《后汉书.孔融传》:“(融)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序,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

  • 斗筲子

    源见“斗筲小人”。喻才能低下或地位微贱的人。太平天国洪仁玕《钦定军次实录》:“富贵人求得之者,惟修省悔过;忠孝之徒,虽斗筲子亦得与焉。”【词语斗筲子】   汉语大词典:斗筲子

  • 藜床穿

    同“木榻穿”。金元好问《赠张文举》诗:“安稳藜床坐欲穿,合教绝学到真传。”

  • 半途而废

    亦作“中道而废”、“中途而废”,指中途停止,做事没有恒心,有始无终。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我是遵照儒家学说来决定行动的,中途停止下来,我是不会的。【出典】:《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

  • 弹冠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舍)同也。”汉王吉字子阳,故又称王阳。王阳与贡禹交谊很深,王阳作了官,贡禹也就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出仕。后因以“弹冠”喻指将出

  • 律回寒谷

    同“律吹寒谷”。元郭钰《即事》诗:“木落秋高悬杀气,律回寒谷见阳春。”

  • 骊龙珠

    同“骊珠”。三国 魏曹植《七启》:“饰以文犀,雕以翠绿,缀以骊龙之珠,错以荆山之玉。”唐皎然《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诗:“抉得骊龙珠,光彩曜掌握。”【词语骊龙珠】   汉语大词典:骊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