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数典忘祖

数典忘祖

比喻忘本。公元前527年,晋国以荀跞、籍谈为正、副使节,到洛阳去参加穆后的葬礼。安葬完毕,除去丧服,周景王设宴招待荀跞一行。席间,周天子问,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何以晋国独无。荀跞让副使籍谈回答。籍谈即以晋国受封时王室未曾赐给明德之器与地近戎狄、远于王室为理由回答了周天子。周天子当面一一驳斥。他历数成王封唐叔、襄王赐文公等许多历史事实说明王室对晋国曾屡有封赠和赏赐。而且,他还指出,籍谈高祖曾掌晋国典籍,遂以籍为姓而世守其官。并讥评他虽是司典之后,但却数典而忘其祖。籍谈不能回答,宴会遂不欢而散。

【出典】:

左传·昭公十五年》:“十二月,晋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鲁壶。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晋独无有,何也?’文伯揖籍谈。……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例句】:

清·袁枚《与钱竹汀书》:“枚祖籍慈溪,为兄部民,因生长杭州,数典忘祖。”


连动 典,典籍。①查数着典籍,却忘记了祖先的职守。比喻忘本。语本《左传·昭公十五年》:“周景王曰:‘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晋独无有,何也?’文伯揖籍谈,对曰:‘晋居深山,戎狄与之邻,远于王室,拜戎不暇,何以献器?’王历举旧典以折之曰:‘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祖慰《祖慰的怪味小说》:“想伟大,结果是灭亡,~的人就是得了精神癌的人。”②比喻对祖国的历史无知。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史迁用之《秦本纪》后,最为切当……班固又于陈涉、项羽传后引此及史迁所论项羽者,以作二人传赞,未免数典而忘其祖也。”△贬义。多用于比喻忘记事物的根本、缘由。↔言不谙典


【词语数典忘祖】  成语:数典忘祖汉语词典:数典忘祖

猜你喜欢

  • 富而好礼

    富有钱财而又爱好礼法。 表示虽富有却不骄纵无礼。语出《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礼记.坊记》:“子曰:‘贫而好乐,富而好礼,

  • 箕濮情

    源见“箕山之节”、“庄子垂钓”。指隐居遁世的情怀。《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幹〉》:“摇荡箕 濮情,穷年迫忧栗。”李善注:“箕山,许由所隐也;濮,濮水,庄周所钓也。”张铣注:“言本心将隐,至

  • 金鸡诏

    源见“金鸡放赦”。指赦令。清吴伟业《清凉山赞佛诗》之二:“微闻金鸡诏,亦由玉妃出。”【词语金鸡诏】   汉语大词典:金鸡诏

  • 大小乔

    同“二乔”。宋辛弃疾《菩萨蛮.赠周国辅侍人》词:“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亦用以喻花。宋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腊梅》词:“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一般清瘦各无聊。”

  • 银船

    同“金船”。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诗:“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宋王谠《唐语林.豪爽》:“上乃连饮三银船,尽一巨馅,乘马而去。”【词语银船】   汉语大词典:银船

  • 南风解愠

    《文选》卷十八《琴赋》唐.李善注引《尸子》:“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是舜歌也。”《孔子家语.辩乐》:“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

  • 席帽侧

    源见“独孤侧帽”。形容风姿潇洒。宋范成大《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诗:“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侧。”

  • 得失鸡虫

    同“鸡虫得失”。清黄遵宪《出门》诗:“得失鸡虫何足道,文章牛斗可能神。”【词语得失鸡虫】   汉语大词典:得失鸡虫

  • 骑上扬州鹤

    同“骑鹤上扬州”。清舒位《太守谣》:“南去初寂莫,骑上扬州鹤。”【词语骑上扬州鹤】  成语:骑上扬州鹤汉语大词典:骑上扬州鹤

  •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旧时形容国君养尊处优,不亲世事。语出《荀子.哀公》:“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三国.魏文帝《周成汉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