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晋笙”。清袁枚《哭阿炘》诗:“非关骑折玉龙腰,耳冷空闻子晋箫。”【词语子晋箫】 汉语大词典:子晋箫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趋:疾走,奔赴。 急速地奔赴别人的急难,超过自己的私事。 形容人热心帮助别人,胜过关心自己。语出《史记.游侠列传》:“鲁朱家者,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张
《玉台新咏》卷二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晋朝文学家左思在《娇女诗》中怀着深厚的父爱,写了两个小女儿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诗歌首句以“
《晋书.魏舒传》:“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及山涛薨,以舒领司徒,有倾即真。”晋
源见“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然,“燃”的古字。唐骆宾王《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莫言韩长孺,长作不然灰。”
源见“懒残煨半芋”。指有富贵先兆。清钱谦益《题将相谈兵图为范司马蔡将军作》诗:“岂无岘南共黍饭,亦有衡山拨芋火。”
同“蜗角斗争”。元张翥《行香子.止酒》词之一:“鸥外风波,蜗角干戈,算百年,一梦南柯。”
源见“比栉”。谓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一样排列。形容排列得非常紧密。《元史.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并列 栉,梳子、篦子一类的梳头用具;比,紧靠;
斐然:有文采的样子。章:文采。 形容文采可观。语出《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汉.蔡邕《京兆樊惠渠颂》:“农民熙怡,悦豫且康,相与讴谈疆畔,斐然成章,谓之樊惠渠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