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断袖分桃

断袖分桃

源见“断袖癖”、“分桃”。指宠幸男色。《聊斋志异.黄九郎》:“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


并列 迷恋男色。语本《汉书·董贤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容貌……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 为母亡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 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后用董贤与弥子瑕的典故合为“断袖分桃”。《聊斋志异·黄九郎》:“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难免掩鼻之丑。”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二四·小唱》:“其艳而慧者,类为要津所据,~之际,赉酒赀仕牒,即充功曹,加细候选。”△贬义。多用于恋情方面。也作“断袖余桃”、“断袖之宠”、“断袖之欢”、“断袖之癖”。


【典源】 《汉书·佞幸传·董贤传》:“董贤字圣卿,……哀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二岁余,贤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 (悦) 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繇是始幸。……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日间赏赐钜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 尝昼寝,偏藉上裒(xiu),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裒而起。其恩爱至此。”《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夜往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战,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说苑·杂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董贤,曾任郎官,为人秀美好修饰,一次为汉哀帝遇见,喜爱他的容貌,与他交谈,由此得到哀帝的宠幸。汉哀帝出则由董贤陪乘,入则由董贤侍奉左右,十余天赏赐他的钱数以万计,贵震朝廷,经常与哀帝一起睡卧。一次董与哀帝一同午睡,董贤压住了哀帝的袖子,哀帝想起身,见董贤未醒,不忍惊动他,于是将袖子剪断。又有春秋时卫国弥子瑕,受宠于卫灵公。卫国法律,偷驾君车处以砍脚的刑罚,弥子瑕母病,他私驾君车回家,卫君闻知不但不加罪,反而夸奖他说:“孝顺啊,为了母亲,竟忘了会受刖刑。”又一天,弥子瑕与卫君共游果园,他吃桃觉得甜美,即将吃剩的一半给卫君吃,卫君说:“爱我啊,忘了自己吃过有不洁的味儿,而给我吃。”

【释义】 后以此典指受帝王贵人宠爱的男宠。

【典形】 超瑕、断袖分桃、割袖、剪袖、子瑕矫后驾、子瑕心、残桃爱、弥子分桃、密爱似前车。

【示例】

〔超瑕〕 南朝梁·萧纲《娈童》:“娈童妖丽质,践董复超瑕。”

〔断袖分桃〕 清·钱谦益《徐元叹劝酒词》之五:“断袖分桃记啸歌,沈侯忏谢六时过。”

〔割袖〕 明·袁宏道《散木方鳏誓不娶》:“割袖分桃听忏悔,辟将黄叶止儿啼。”

〔剪袖〕 南朝梁·刘遵 《繁健应令》:”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

〔子瑕矫后驾〕 南朝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子瑕矫后驾,安陵泣前鱼。”

〔子瑕心〕 南朝梁·萧纲《桃花曲》:“何须论后实,怨结子瑕心。”


【词语断袖分桃】  成语:断袖分桃汉语词典:断袖分桃

猜你喜欢

  • 下豉莼羹

    同“莼羹下豉”。宋陆游《东园小饮》诗之三:“下豉莼羹夸旧俗,供盐梅子喜初尝。”

  • 束缊还妇

    源见“束缊请火”。指求人说情。宋秦观《谢馆职启》:“束缊还妇,虽蒙假借之私;惩羹吹虀,尚虑谴呵之及。”见“束缊请火”。宋·秦观《谢馆职启》:“~,虽蒙假借之私;惩羹吹齑,尚虑谴诃之及。”【词语束缊还妇

  • 曲肱之乐

    曲肱( ㄍㄨㄥ gōng 公):指弯着胳膊当枕头,比喻生活贫困。孔子曾自谓曲肱而枕,乐在其中。《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仁。’”疏食:

  • 鹊巢鸠占

    同“鹊巢鸠居”。清蒋士铨《第二碑.题坊》:“验先朝牒状,红泥出印床,无奈鹊巢鸠占,不认关防。”见 “鹊巢鸠居”。清·朱㿥《翡翠园·谋房》:“~计偏迂,虎威狐假情难恕。”【词语鹊巢鸠占】

  • 舞闻鸡

    同“舞荒鸡”。宋李曾伯《六州歌头.和陈次贾韵饯其行》词:“秋城梦,笳却骑,舞闻鸡。”

  • 鲁元

    《史记.高祖本记》:“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服虔曰:‘元,长也。食邑于鲁。’韦昭曰:‘元,谥也。’”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娶吕公女,生鲁元公主。后遂用为咏

  • 浑沌窍

    源见“凿窍”。指自然形成的山洞、洞穴。金元好问《鹳雀崖北龙潭》诗:“何年浑沌窍,灵物此栖处?”

  • 飞龙乘云

    谓龙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乘时而得势。《韩非子.难势》:“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诎(

  • 赋归欤

    《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后以“赋归欤”表示告归,辞官归里。唐储光羲《仲夏入园中东陂》诗:“此乡多隐逸,水陆见樵渔……且言重观国,当此赋归欤。”宋范成大《病起初见宾僚时上疏丐祠未

  • 灵犀暗通

    源见“心有灵犀一点通”。指彼此心意相通。宋秦观《阮郎归》词之二:“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