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龙伯钓鳌”。比喻所负重任。清赵翼《七十自述》诗之九:“头衔已失冠山鳌,犹忝西清供奉劳。”
《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中平中,京都歌曰:‘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心催伤董
源见“访戴”。谓乘兴访友。明杨慎《浣溪沙.雪中萧东渟至》诗:“仙家幻作玉楼台,王猷访戴棹休回。”
源见“采薇”。赞扬坚守操节的品格。宋刘克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冷艳谁知,素标难亵,又似夷 齐饿首阳。”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东方朔《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唐.颜师古注:“黈,黄色也。纩,绵也。以黄绵为丸,用组悬之于冕,垂两耳旁,示不外
《后汉书.冯异传》载:刘秀称帝前,自蓟东南驰至饶阳 无蒌亭,众皆饥疲。冯异上豆粥。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异复进麦饭菟肩,因复渡虖沱河至信都。刘秀称帝后,诏赐异以珍宝衣服钱帛,曰:“仓卒无蒌亭豆粥,虖沱河
角巾:古时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私第:私人的住宅。去官服而居私宅,表示功成隐退。王濬(jùn)事迹见“梦喜三刀”条。武帝司马炎咸宁年中,王濬累次进言伐吴,武帝深以为然,咸宁五年(公元279年),
同“海棠睡”。元白朴《东墙记》四折:“似海棠半醉春睡重,鲛绡上绿鬓拥。”
参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论兵书》:“~,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词语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成语: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汉语大词典: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后汉书.刘表传》载:刘表之子刘琦,因不见容于后母,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言。后刘琦请诸葛亮登楼,去其梯,道:“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于是诸葛亮劝其效仿晋公子重耳居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