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卓茂传》:“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修:自我修养。“束身自修”,意谓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重视自身修养,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不与坏人坏事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生离死别。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史记.孟尝君传》:“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
晋.葛洪《神仙传》卷六《董奉》:“后还豫章庐山下居……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馀株。郁然成林……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
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 原意是说人的味觉大体相同。 后也泛指人的好恶大体相似。语出《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周代《〈枯叶蝴蝶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为官有闲情,悠然自得。宋辛弃疾《木兰花慢.题上饶郡圃翠微楼》词:“近来堪入画图看,父老愿公欢。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
《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太平御览》卷一九五引作“杨朱见歧路而哭”。又《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后因以“杨朱泣歧路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此是《风雨》诗末章,意思是:风雨到来天地昏,雄鸡依然唱不已。既然见到君子人,怎能心中不欢喜!旧以“风雨如晦”象征乱世黑暗。后因用为咏乱
房:即房玄龄;杜:指杜如晦。房玄龄出主意,杜如晦作决断,比喻为了共同的事业而亲密合作。又作“房杜”。房玄龄事迹参见“耸壑昂霄”条。杜如晦(585-630年)字贞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隋大业
源见“燕巢于幕”。喻处境危急。清 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怕只怕临安颓厦如燕处危巢。”见“燕处焚巢”。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怕只怕临安颓厦如~。”【词语燕处危巢】 成语:燕处危巢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