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绨袍惠”。喻指贫寒落魄之人。清吴绮《水调歌头.别其年》词:“贫孺子,寒范叔,漫求怜。丈夫豪气,自应举步有云烟。”
圯(yí一):桥。此典指张良将老人掉在桥下的鞋子拾起来,给老人穿上。后以此典表示尊老受教。张良(?——前189年),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祖先五代为韩国相,秦国灭韩国后,张良结交刺客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谓世人皆为我的同胞,万物俱是我的同辈。后因以“民胞物与”谓泛爱一切人和物。明徐渭《义冢募文》:“坐观蚁穿鸟啄之惨,竟何民胞物与之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十
同“说项”。清杨深秀《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之二六:“早闻一箭取聊城,老去逢人说项生。”
死而后已 见〔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见“鞠躬尽瘁”。明·唐顺之《答徐存斋相公书》:“原以不计利钝,~之义,苦心其间。”【词语鞠躬尽力】 成语:鞠躬尽力汉语大词典:鞠躬尽力
参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汉书·韩信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词语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成语: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汉语大词典: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同“得鱼”。宋苏轼《次韵钱穆父马上》:“高才得兔人人羡,争欲寻踪觅旧蹄。”
源见“陶令酒”。指开怀畅饮。唐卢纶《春日过李侍御》诗:“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
同“口如悬河”。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岩电烂。”
源见“床头周易”。借称《周易》。元段克己《寄仲坚汉臣二子》诗:“一卷时看王湛《易》,数行懒寄子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