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明珠弹雀”,比喻做事不知衡量轻重,因而得不偿失。庄子认为,大道的精华是用以自身修养,它的残余部分则应用以治理国家和天下。由此看来,建树帝王那样的功业,只是得道的人可干可不干的小事,并不能用它来保
同“下车伊始”。《隋书.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见“下车伊始”。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学政~,则牒各县令。”【词语下车之始】 成语:下车之始汉语大词典:下车之始
同“白衣送酒”。宋苏轼《题李伯时〈渊明登篱图〉》诗:“白衣挈壶至,径醉还游遨。”
源见“空弦落雁”。称赞箭艺精湛。宋黄庭坚《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词:“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后汉书.荀爽传》载:荀爽字慈明,幼好学,十二岁即通《春秋》、《论语》,耽思经典,不应征召。“献帝即位,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
源见“山公醉酒”。形容醉酒。宋辛弃疾《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词:“江头醉倒山公,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词语醉倒山公】 成语:醉倒山公汉语大词典:醉倒山公
源见“桑榆”。比喻晚年。唐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诗:“兰交早已谢,榆景徒相迫。”明朱鼎《玉镜台记.闺思》:“保佑我姑嫜鹤算童颜,松柏南山,榆景身康健。”【词语榆景】 汉语大
《诗经.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东汉.郑玄笺:“王流在外,三公及诸侯随王而行者,皆无君臣之礼,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周朝称“三公”为“三事大夫”。三公虽无具体职事,
比喻摹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固有的技能。公孙龙问魏牟,我少学古代圣贤之道,成年后又了解仁义的宗旨,自己以为已经无所不通了。可是在听到庄子高论之后,极觉新奇,不知是自己口才不如他,还是知识不如他。现在我都
源见“骑羊执穗”。咏广州的典故。元刘闻《送傅与砺交州教授》诗:“仙人骑羊渺何许,归梦先落江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