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望之俨然

望之俨然

俨然:庄严貌。 看上去态度很庄重。 形容人仪态端庄,神情严肃。语出《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周书.闫庆传》:“庆幼聪敏,重然诺,风仪端肃,望之俨然。”唐.张九龄《宋使君写真图赞》:“被服忠信,规模礼乐。望之俨然,允谓高邈。”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四:“丞相兴元忠宪王神宇清伟,简重寡言,不见言愠,望之俨然。”


猜你喜欢

  • 哭途穷

    同“哭穷途”。唐杜甫《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诗:“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

  • 白衣尚书

    《东观汉记》卷十八《郑均》:“郑均字仲虞,任城人也。……淡泊无欲,清静自守,不慕游宦。……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征,拜侍御史,月余,迁尚书。肃宗(汉章帝刘炟dā)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均遣子英奉章诣阙。诏见

  • 弓影杯蛇

    同“杯弓蛇影”。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知沧浪亭畔素有溺鬼……不禁毛骨皆栗,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见“杯弓蛇影”。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

  • 乘轩禄位

    源见“乘轩鹤”。喻指非分的禄位。宋刘克庄《贺新郎.二鹤》词:“但愿主君高飞去,莫爱乘轩禄位。”

  • 略识之无

    《新唐书.白居易传》载: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生下来七个月时,就认得“之”、“无”两个字,百试不误。后遂称稍为认得几个字,读过几天书的人为“略识之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

  • 孟宗泣笋

    《三国志.孙晧传》“司空孟仁”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后因以“孟宗泣笋”为事亲尽孝、至诚感天之典。《宋史.

  • 济河焚舟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遂霸西戎,用孟明也。”此典又见《史记.秦本纪》。公元前六二七年夏四月,秦穆公率军伐郑,在灭滑回师的路上,被晋军

  • 三户赶豺狼

    同“三户亡秦”。柳亚子《赠李瑞熙》诗:“袖底田郎诗谶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 集腋成裘

    《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钱熙祚校注:“粹,原作狐;依《意林》引此文改。《意林》皮作‘腋’。”后因以“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儿女英雄传》三回:“如今

  • 牛马走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李善注:“走,犹仆也。……自谦之词也。”本谓在皇帝面前如牛马奔走效劳的人。常用为自谦之词。宋.陆游《杂兴》:“区区牛马走,龊龊虮虱臣。”明.王廷讷《种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