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望祭

望祭

古代祭祀山川,名望祭。《书.尧典》:“望于山川,遍于群神。”郑玄注:“遍以尊卑次秩祭之群神,若丘陵坟衍之属。”


【词语望祭】   汉语词典:望祭

猜你喜欢

  • 引足救经

    用拉脚的方法来救上吊的人。比喻行为与效果相反,距离目标越远。引:拉。经:缢。《荀子.仲尼》:“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伏:伏于地。咶( ˙ㄕ shi 式):通“舐”,舔;“伏而咶天”,亦喻

  • 化仗

    源见“夸父逐日”。指夸父弃杖化为邓林。比喻功在身后。仗,同“杖”。明张煌言《春暮怅然有作》诗:“记得古人曾化仗,邓林孤影亦参天。”【词语化仗】   汉语大词典:化仗

  • 思贤梦

    源见“拔才岩穴”。形容君王渴望求得贤才。宋翁定《壶中天.寿致政邑宰六十三》词:“陶令解龟何太早……只恐九重,思贤梦觉,未屈调羹手。”

  • 吹毛

    源见“吹毛求疵”。谓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亦称指摘细小的缺点。唐张说《狱箴》:“吏苟吹毛,人安措足!”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古人疵句》:“如此之类,虽属吹毛,然不能为古人讳也。”【词语吹毛】   汉语大词

  • 伯有为厉

    同“伯有被甲”。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五》:“若魄虽降,而游魂不散,则为变矣。变则滞而不化,出为妖怪,如伯有为厉是也。”

  • 二疏挂冠

    同“二疏还乡”。唐护国《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 名山业

    借指著书立说。清杭世俊《出国门引》:“七载旧游程可数,卅年壮志事全违。穷檐肯负名山业,史稿还堪证昔非。” 参见:○藏之名山

  • 望刀环

    源见“大刀头”。谓盼望着外出的丈夫回家。明王世贞《明月篇》:“东家羁妇望刀环,西邻弃妾守钗钿。”

  • 吾道非

    指孔子对子路说:难道我们的主张不对吗?后以此典形容措施主张是否有误。 子路(前542年——前480年),仲氏,名由,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子学生,是春秋末期儒者。他性情爽直勇敢,喜闻过,

  • 祝发

    祝发:剃短头发。《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范宁注:“祝,断也。”《战国策.赵策》:“祝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本系指未开化者的装扮,后来削发受戒为僧也叫“祝发”。【